第142頁(第1/2 頁)
像是脆藕、長茄子這些蔬菜,要麼是林崗這邊有得天獨厚的種植條件,要麼是別的地方還沒有形成規模性的種植,這些蔬菜也是銷往省內各地。
這麼一來,幾乎每天都有一隊的貨車在林崗鎮進出。貨運多了,就越發顯得路況不好,為了方便運輸,林初平決定帶著村裡各農場組織去找書記,商量修路一事。
修路是件大事兒,林初平召集的鎮上所有農場主,鎮書記張遠也早早在會議室擺上茶水。
「修路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啊,」張書記嘴巴一張,便誇起林初平他們的這個打算,但緊接著他話音一轉:「不過,鎮上現在還拿不出多少錢,修路這事兒光靠鎮上,肯定是遠遠不行的。」
林金安等人看向林初平。
其實他們在來之前,就有商量過,雖說他們鎮這兩年稅收多,但這個張書記是個重教育的。林崗鎮之前是個貧困落後的山城,鎮上一所高中,兩所初中,十來個小學,教師的需求量很高,至少也的要500人。
之前是鎮上實在沒錢,學校破落成為危房,教師也招不來。這兩年鎮上財政漸漸有了收入,張書記就大手筆把鎮上所有學校,危房該推的推,該建的建,還招了一大批教師。
在林初平看來,重視教育是件好事,但就像張書記說的這樣,鎮上的錢確實被花得七七八八了。
張書記:「其實……我是想著過兩年再說修路這事的,現在這水泥路是五年前修的,也能通車,大多數路面還沒完全爛掉。」
林初平站起來發言:「我覺得現在的水泥路是能通車,但最好還是不要通車的好。」
這話一出,張書記愣住了:「願聞其詳。」
林初平:「鎮上就這麼一條路,路寬3米多,有些拐彎處甚至將將3米,一般大貨車限寬25米,平常村民在路邊騎車走路,要是迎面再過來一個大貨車,距離近得實在讓人心驚膽戰。」
「這倒是。」
「我那次騎摩托出去,就遇到這種情況了,嚇得我心臟怦怦直跳!」
不光是別的農場主,就連張書記他自己,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林初平:「咱們年輕身體好的遇到這樣,也就嚇一跳,出兩口氣緩緩也就回神了。可萬一老人那天出去碰到這種情況被嚇出個三長兩短可怎麼辦?咱們林崗好容易找到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發展下去就是為了能讓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可他們衣食住行當中的『行』的安全都不能得到保證,那麼咱們林崗發展的意義又何在?」
張書記說不出話來。
這時,不知是誰說了這麼一聲:「要是早點不給學校花那麼多錢,現在就有錢去修路了。」
張書記低頭喝茶不說話。
林初平看過去,是林金康的眼神不躲不閃,看樣子剛才的話應該是他說的。
林初平搖搖頭:「金康叔說的我不能贊同。我自己就是讀書的受益者,所以我認為張書記把錢花到教育上是非常正確的一件事。」
林金康不滿了:「那你說修路修路,總不能讓我們老百姓給政府出錢修路吧?我們平常交稅就夠多了!」
「夠了!」林金安一聲叱喝。
林金康悻悻坐下。
林初平沉思兩秒,順著他剛才的思路繼續說下去:「就像張書記剛才所說的,那條水泥路暫時還能用,至少通客車和人自己騎車出去都勉強可以支撐著,所以我的想法是另外修一條快速通道,人貨分行。」
「快速通道?」
「人貨分行?」
這個新奇的概念一下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就連張書記也示意林初平繼續說下去。
可林金康又出聲了:「另外修一條道,那可需要更多的錢!更何況要是真給貨車修路,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