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沒事,這我記錯了就得承認。」劉超拍拍學弟的肩膀,把臉記下來就轉頭揚聲和氣的問:「容秋,吳浩宇,你們倆也來吧,昨個挺不好意思的,也算是接受我的歉意。」
被拍著肩膀的孩童立刻笑起來附和邀請,「對呀,一起來啊,容秋,浩宇,你們倆必須得來。」
吳浩宇起身還沒等拒絕的話說出口,就被一扯胳膊,容秋已經開口答應下來,哎,本以為不會去,那他也快速點點頭同意。
不說劉超本人很意外,就連崔誼也意外的不行,這根本不像是打交道的感覺,有好戲怎麼能錯過,於是慢悠悠的也加入了進去。
「既然都去,我身為丁班一子,不去不好,那我也去吧。」
劉超大喜,連忙走過來說道是他的榮幸,榮幸,肯定找個講的好的,慢待誰都不能委屈了崔學弟。
崔誼直接打斷他的攀爬掐媚,冷了臉,「別叫我崔學弟,你不配。去到我會自己付錢,用不著你。」
對此,按理來說不打笑臉人,何況是請客,但是學堂裡任何一個學童都對此不驚訝不議論,高高在上不可攀,說出來這種話很符合崔誼這人的一貫作風。
很難形容,明明問問題崔誼會給講解,並且耐心講上幾遍都不會不耐煩,但是就是讓人不敢接近。
容秋覺得這就是那種看著好相處卻不會與人深交的一類人吧,也會湊個熱鬧,會溫潤淺笑跟同學們說話,但是比常人更高的心牆拒絕所有人進入。
劉超看著面前薄唇一歪、面容雪白無比俊美的崔誼,明明掛著笑卻眼神漆黑冷漠的看著自己,就像看個路邊石子似的,還不如個跳樑小丑,簡直比狠狠打自己耳光還令他站立不安,心裡滿是莫名的恐懼。
直接轉過頭,臉上還維持著笑容,「學弟們最想聽什麼呀?我最喜歡聽蕭何的故事。」
孩童們七嘴八舌的說自己敬佩的人物,都是史書上有名的,不一會就吵起來。
「蕭何就是不如張良,張良是誰啊,漢初的定國謀士,沒有張良就沒有大漢朝。」
「放屁!蕭何可是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容秋聽的好笑,不過6、7歲的小孩爭論這個,一方面是感慨這就是先輩留下來的精神遺產,另一方面也是驚嘆徐州這裡的文化薰陶之濃鬱。
要是在北邊的翼州之地,別說小縣城了,就是一府之地都不見得有這些孩童們厲害,別說認字了,連皇帝姓什麼都不知道,果然徐州歷來出三甲是名副其實啊。
大齊朝高祖把疆土分為九州,州郡府縣制,感覺徐州這一大州這裡要是按照現代分,是江蘇省、安徽還加了點浙江。
這麼一想,現代所學科舉1300多年總共出了500多名的狀元,其中江蘇就因出了60位穩坐第一名的寶座,浙江54位穩坐第二;也怪不得文人都感嘆,徐州這裡考個功名比爬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還難。
容秋覺得內卷的要死,取的人數就那麼點,還有個傳言說這裡的秀才最後一名在翼州都能考個舉人、進士出來。
當然這只是小道傳言,都是炎黃子孫,不能明面上奚落,也是私底下說說,徐州之士一旦到殿試跟天下人比時,保準壓的死死的。
容秋沒進學前不認字的時候,也是被奶奶說各種名人之史,說的極為有趣,衛鞅徒木立信、三顧茅廬的劉備、班超棄筆從戎等等是耳熟能詳,而且奶奶的毛筆字很是漂亮,史書上是文言文記載,但是奶奶和爹都是用說話似的的講出來,跟後代所學差不多。
縣裡的評書生意很是昌盛,步就一個,茶樓裡和特定的娛樂場所------勾欄瓦舍裡都有,即便不認字的販夫走卒也會花上一文錢聽。
不得不說,這裡濃鬱的文風和對知識的渴求,兩者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