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不服氣的田榮(第1/2 頁)
“有什麼天大的好訊息?”子房就是千古留名的謀聖張良。
當年在博浪沙張良帶領一個力士刺殺始皇帝,誤中副車,力士被秦軍殺死,而張良卻逃到下邳城,被朱家想辦法隱藏躲過了秦國的追殺。而後也就是在這下邳城當中,張良遇到了黃石公,教導了他《太公兵法》,這些年張良一直在研讀《太公兵法》為韓國復國等待機會。
朱家笑道:“義軍攻克了陳郡,徐凡首領更是派遣了三路大軍分別進攻潁川郡,碭郡和泗水郡,據說打的三郡秦軍節節敗退,現在義軍數量已經突破十萬之眾了。”
張良聽到這個訊息,眉頭微微一皺,心中思索著。他知道這場反秦義軍的起義看上去勢頭正在迅猛擴大,但同時也面臨著秦軍的強大壓力。
雖然徐凡領導的義軍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一些勝利,但面對始皇帝的百萬大軍,他們要想真正改變中原的局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張良閉上了竹卷,目光深遠地望向陳郡方向道:“義軍首領太心急了,此時擴大戰爭規模,只能讓義軍成為嬴政重點打擊的物件,義軍現在看上去強盛,但受到秦軍的打擊只怕會很快落敗。”
張良雖然沒有去中原,但義軍從800人起義不到3個月時間擴充到十幾萬規模,顯然義軍當中以烏合之眾居多,而且他這些年一直在學習《太公兵法》,明白十幾萬軍隊也不算一般將領能指揮的好的,能做到這點的無一不是身經百戰的老將,顯然義軍當中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將軍的,他不看好義軍的前途。
朱家看著張良問道:“子房,你是不是要加入這場義軍起義?”
朱家可是知道張良一直想要復興韓國,為此還訓練了100家丁。
張良微微一笑,抬頭看著朱家,緩緩道:“朱兄,義軍雖然大興,但只有抗過嬴政的這次圍剿才能成事,我雖然有心為韓國盡一份力,但我更注重的是機會的把握。我需要觀察,等待時機的成熟,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要是始皇帝病逝,秦二世掌權,張良必定想辦法趁亂起勢,但始皇帝的威望太高了,他不認為義軍有勝算,自然不可能加入其中了,張良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從他刺殺始皇帝之後,他已經隱居了近十年,自然不差觀望局勢的耐心了。
朱家聽到這裡,不禁點了點頭,他知道張良是一個有經天緯地才幹的人,他的眼光和判斷力遠遠超出常人。當然他和張良的判斷也差不多,秦國的精兵強將還在,始皇帝還活著,當年六國都沒有戰勝嬴政,一群刑徒不可能戰勝暴秦,他們能傷到秦軍幾分元氣已經是義軍首領徐凡能力強了。
齊地,田府
“兄長,義軍已經開始進攻中原四郡之地了,整個中原已經亂了,現在是我們舉旗反秦,復興齊國的時刻了。”一個富態的壯漢激動道。
說話的人叫田榮,本是齊國宗親之後,他對秦國的仇恨可謂是咬牙切齒。這股仇恨被他按壓了十幾年了,現在得到義軍造反的訊息,他已經按奈不住了。
按理來說秦國遠交近攻,幾百年來和齊國兵沒有多少大戰也沒有多少仇恨,即便是亡國,但也是末代齊王主動投降,齊國在統一戰爭當中幾乎沒有死人,這就更加沒有什麼大的仇恨了,要仇恨也應該仇恨投降的末代齊王田建。
只能說我們的政兒哥在不做人方面,和歷代秦王是有的一拼的,當初齊國實力猶在,始皇帝就派遣一個使者向齊王保住,投降之後還可以保留500裡封地。
齊王建本就是一個懦弱昏聵,看到秦軍如此猛,也知道自己打不贏,於是不戰而降,對秦始皇西面稱臣,希望能繼續做諸侯。
這個時候我們的始皇帝露出他腹黑的一面了,表明上他說什麼感念齊王建數十年間與秦交好,認為其有“恭順之情,免其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