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第1/2 頁)
理論上挺簡單,實際做起來,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
最大的困難就是缺錢。
為了省錢,儘量減少機械作業,多用人工操作。
比如需要焊接的點,是程樘用板車拉到隔壁村加工站里弄的。加工站裡有一個專門焊接的店,請人家幫忙焊上的。
最麻煩的部分是襉棉和圍邊。
程樘再全能對針線活也不擅長,陳茶更別說,她還不如他。
另外這事需要用縫紉機。
他們沒有,只能請人幫忙。
但襉棉已經是比較有技術的縫紉工藝,問了幾個人都不會。
最後還是李芳芳幫忙搞定的。
於是本來用不了一天就能做好的彈簧床墊,因為缺這少那還得請人幫忙,花了兩天才做好。
陳茶算了下本錢,光這一張床墊雜七雜八的費用就要一百七十三塊兩毛錢。
她建議定價二百三十塊塊。
被程樘笑話掉錢眼裡,他說,「最多也就賣二百塊。」
程樘工友做傢俱那會兒,人均月工資才百來塊,一張彈簧床墊賣不到二百塊,利潤是二三十塊。
現在隨著改革開放,工資和物價都相對長了不少。
尤其是這兩年,幾乎是翻倍的漲,一張中等彈簧床墊已經從不到二百塊漲到最高三百來塊。
他們省了人工費,陳茶定價二百三十塊本來其實也沒毛病,但是這到底是他們做的第一張彈簧床墊,有些許瑕疵,所以只能少賺一點。
陳茶想了想,「那就賣一百九十八塊。別看只便宜兩塊,聽起來可就一百塊和二百塊的差距了。」這是跟外公做小買賣的時候摸索出來的經驗。
東西賣一塊錢人們會嫌貴,賣九毛九大家就覺得只有幾毛錢能接受。
實際上明明只有一分錢的差別。
錢榆村只有村集體有一部電話,程樘借電話給那對夫妻打了個電話,他們很開心,希望程樘能送貨上門。
程樘只好借了輛騾車,拉著新做好的床墊按照地址送了過去。
這一來一回用了大半天時間,送騾車的時候,程樘給主家在車上放了兩盒豐收煙。
是陳茶囑咐他這麼做的。論處理街坊鄰居的關係,十個程樘也比不過陳茶。
回到家,程樘給了陳茶二百零四塊。
「怎麼這麼多?」
「除了床墊錢,我順道去傢俱店把工作辭了。老闆給結了剩下的十五塊,然後我買了兩條豐收煙。」一條自抽,一條隨人情用。
陳茶狐疑地挑了下眉,「看你老闆壓價那風格也不像這麼敞亮的人啊!這麼痛快結清錢?」
程樘只嗯了一聲。老闆當然不想給這三天工資。只是程樘長得就像壞人,又狀似不經意提了下自己坐過五年牢的事,老闆二話不說就把工錢結清了。
他不說陳茶也猜個大概,換了話題:「你真打算做這個彈簧床墊啊?」
程樘點頭。
陳茶猶豫了下還是開口,「可是感覺賺錢也不多啊!之前做嬰兒床什麼的,一個就賺二三十塊。當然那個比較特殊因為我們沒花本錢,可是做圈椅,一棵樹的木頭扣掉五六十塊的本錢也能賺四五十塊。這個彈簧床墊只賺了二十五塊。本錢還這麼大!」似乎有點不合適。
「圈椅成本低,費功夫。每一個集間隔四天我也就能做四把圈椅,都賣了才賺五十來塊。」可實際上不是逢集就能賣出去,生意有時候好有時候差。
程樘摳了下眼角,「彈簧床墊看起來工藝繁瑣,連加工帶送貨花了三天時間。這只是我們技術還不熟練。我算過,如果提前準備好襉棉什麼的,一天最少能做兩床彈簧床墊,按一床賺二十塊算,一天最少也是四十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