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第1/2 頁)
陶雲蔚轉過頭與杜大娘子對視了一眼,彼此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的笑意。
幾人在亭中飲茶敘話,氣氛十分融洽。
不知何時從外間轉回來的杏兒上前輕喚了聲「大姑娘」,然後俯身在陶雲蔚耳畔說道:「大郎君請姑娘過去一趟——徐家大姑娘來了。」
她面不改色地聽完,微微頷首:「知道了。」然後在杜氏和彭家母女的注視下,轉頭對陶曦月說道,「阿爹那裡有點事找我,我去去就來,你好生招待著客人。」
陶曦月也不多問,只道:「阿姐放心去便是。」
陶雲蔚隨後起身,禮笑著向杜氏等人告了辭。
來報信的是陶伯璋身邊的長隨馮和,陶雲蔚邊往山下走,邊問他道:「徐大姑娘與阿兄說了些什麼?」
「大郎君剛入集市不久便遇上了徐大姑娘,說是特來找大姑娘和三姑娘賠禮的。」馮和道,「大郎君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徐大姑娘就開始抹了眼淚,說自己沒有照顧好三姑娘,有愧於大姑娘和郎君的信任。她身邊那個大侍女還說徐大姑娘昨日剛受了家法,都不曾好好調養過便一早趕來探望三姑娘了。」
杏兒聽得直皺眉:「這話哪裡是該對郎君說的?」
馮和道:「郎君既不好走開,又不便留下,只能請大姑娘趕緊去一趟。」
陶雲蔚沒說什麼,只腳下加快了些許步伐。
——「徐大姑娘也太客氣了。」
前頭忽然傳來了陶伯珪的聲音。
——「我家三姐的傷託了陸三先生和崔家姑娘送來的傷藥之福,早兩日便好得差不多了。難為徐大姑娘今日還特想著要送藥和補品來,但給了她實在浪費,正好徐大姑娘也傷了,還是自己留著用吧。」
杏兒險些笑出聲來。
陶雲蔚也彎了彎唇角。
「阿珪。」陶伯璋見徐氏面色微變,怕弟弟再說出什麼更擠兌人的話來讓對方下不了臺,於是提醒出聲。
他雖不欲與徐家再結這門親,但三孃的傷畢竟只是意外,徐氏又是特意趕來道歉,於情於理都不該太過為難。
徐氏看出了他的回護之意,當即按捺住心頭的惱怒和尷尬,故作歉疚地道:「原本我也該早些上門,只怪我怯懦,怕大娘仍在氣頭上,又想著你們得緊著三娘,擔心來了又添亂,所以才……我阿爹罰我是對的,他罰了我,我心裡這道坎反而過去了一半,餘下的一半,卻是要看——」
她說到這裡,有意停住,睜著一雙秋水眸意有所指地朝陶伯璋眼中望去。
陶伯璋一愣。
陶伯珪年紀小,見此情狀並沒往別處想,只是直覺地不想徐氏輕易討了原諒,於是突地往兩人中間一插,正要說話,忽然,斜刺裡傳來了個熟悉的聲音。
「徐大姑娘。」陶雲蔚從斜徑上款款走了下來。
「長姐!」陶伯珪頓時鬆了口氣。
陶雲蔚含笑步至近前,伸手按住了狀似強忍著身體不適,想要掙扎從石凳上站起來的徐氏,說道:「徐大姑娘不必客氣,既是身體不適,還要多休息才好。」
言罷,她轉頭問陶伯珪:「你不是與阿爹在一起麼?」
陶伯珪道:「阿爹讓我來找阿兄過去一道參加雅集!」
陶雲蔚點點頭:「那你們快去吧,莫讓阿爹久等。」
陶伯珪立刻就把他阿兄給拉走了,後者原本也覺得自己不便久留,所以也就順勢與徐氏道了辭。
陶雲蔚沒有讓兄弟留下的意思,徐氏自然不好再追著陶伯璋說話,只能作罷。
「你身上才受了傷怎地還出來走動?」陶雲蔚忽然先開了口,說道,「小心受了風,內寒外傷,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言罷,抬頭對嫣紅道,「還不趕緊扶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