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作者有話說:
許沁:什麼,你昨晚偷親我?
第19章 、入v第三更真假女主
林東走了, 四個孩子也基本能應付自如了,許沁終於能有更多的時間好好琢磨琢磨賺錢的事兒了。
這個時代物資緊張,很多東西都要供應票不假, 但若是有錢,也還是能買到不少東西的,比如能買到雞蛋,能買到豆腐, 村裡大隊的豆腐坊是不要供應票的,還能買到社員自家織的土布, 這種布料做衣服太粗糙, 但做床單還是很不錯的,去鎮上還能買到豬蹄, 大骨頭, 運氣好還能買到豬下水。
還有一部分日用品也是不需要票的,
總之,錢當然是越多越好。
而且據她觀察,其實現在上頭的政策已經有所鬆動了, 或者更準確地說, 沒以前那麼嚴格了,聽林奶奶說, 以前去鎮上大街上到處都是帶著紅袖章的巡邏隊,但上次她去鎮上, 這樣的人已經很少了。
這種情況下,更多的社員開始進城賣雞蛋,劉改芝就經常去賣, 她每攢到一百個雞蛋就去鎮上賣了, 以前都是抄小道, 現在走大路也沒人管了,有些社員膽子更大,敢挑著新鮮的青菜去城裡賣。
社員們進城買東西,雖然很少被巡邏隊抓住送回村裡公開批評了,但畢竟還不是明面上的,裁縫和其他的小買賣小生意相比,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人總不能不穿衣服,要做衣服就得有裁縫店。
上頭不允許私人開店,但對於裁縫店卻是默許的,鎮上的兩個裁縫店都是私人開的呢。
就許沁做衣服的水平,若也去開店,肯定很快就能把兩家店的生意都給搶了,然而她現在是四個孩子的媽媽,把孩子全託給別人顯然是不現實的,帶著孩子去鎮上住的地方也成問題,所以並不具備去鎮上開店的條件,但若是隻在家裡守株待兔的話,那生意也太少了。
這都一個星期過去了,她還沒接到新的單子。
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
西山村一共也就一百來戶,林勇劉改芝一家還算是條件很不錯的,但竟然也兩年沒做新衣服了,一般人家就是這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一般社員穿的衣服,都打著不止一個補丁,也就要結婚的小年輕,捨得買點新料子,花上幾塊錢做一套新衣服。
西山村倒是還有兩對新人要結婚,但人家喜期在年底,現在才五月還早著呢。
酒香也怕巷子深,現在西山村都知道她又接裁縫活兒了,劉改芝孃家村也知道了,但附近其他村子還不知道呢,她必須把這事兒宣揚一下才行。
這宣傳的第一站,自然是原身的孃家,也是周遭相對比較富裕的一個村子--河東村。
顧名思義,河東村旁邊有個河,不是西山村那樣的小溪,是水寬十幾米,水深常年也有一米多的一條河,河東村其實距離西山村不遠,大約有五六里地,然而這點距離造成的差別很大,西山村是典型的山村,在半山腳下,進出的道兒都很窄,上坡下坡都不太方便,河東村卻是異常平坦,村裡耕地很多,大都是良田,澆水灌溉也不愁,用河水就行了。
根據原身的記憶,原身的父母,包括原身的哥哥們,都是特別寵原身的。
這讓她忐忑之餘,多少有了點底氣。
吃過早飯,許沁把家裡簡單收拾了一下,手裡拎著一個網兜,裡面是二十個雞蛋和一包餅乾。
許沁鎖上大門領著孩子們剛要往外走,迎面走過來一個看起來五十歲上下的農村婦人,衣著打扮都特別乾淨利索,長得也特別好看,手裡還挎著一個竹籃子。
她立即認出來這就是原身的母親王美蘭。
許沁還沒來得及說話,孩子們已經爭先恐後的跑過去,大聲喊姥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