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第1/2 頁)
只是因為天子腳下貴人多,不想惹事,主動避讓。
只可惜,對方似乎覺得她讓路讓的太遲了一些,在兩輛馬車並行的時候,對方車夫的鞭子就甩到了吳氏的馬上,這馬突然受了一鞭子,當即就驚馬了,撅起蹄子向前,然後衝撞上了前面的馬車。
那正是李四兒乘坐的馬車。
雖然只是衝撞了一下,對方那邊人手出來的及時,把馬殺了,但對方好像碰淤傷了。
吳氏這邊,她的腰上也多了一塊淤青。
可以說她是無辜的,如果不是對方給了馬一鞭子,根本不會出事,但要是李四兒是個講理的人,也不會在京城有這麼大的兇名了。
在知道那輛馬車裡面是誰的時候,吳氏的心就涼了半截,趕緊去賠禮道歉。
哪怕她不想去賠這莫須有的「罪名」,但吳氏不想耽擱夫君的前程。
這類的前車之鑑太多了。
但李四兒不接受,她很生氣。
如果不是吳氏閃得快,還差點被推搡倒下。
如果不是對方急著要去找大夫,吳氏懷疑自己真的會當眾被打。
她又趕緊讓人送了禮物,結果還是不行,她沒有辦法,所以就求到了林家。
聽了這始末,老太太氣的胸膛劇烈起伏:「無法無天!」
「簡直豈有此理!」
「欺人太甚!」
吳氏擦著眼淚:「還請姑祖母施以援手。」
老太太想到了侄子現在在外地為官,侄孫現在官小言微,估計就是這樣,李四兒才不買帳。
林家不一樣。
兒子現在是三品,而且就在督察院為副手,只要李四兒不瘋,隆科多不瘋,就不會為了這麼一點小衝突鬧大。
只是:「你確定對方受傷不重?」
吳氏點頭:「確定,我這邊的馬受驚,馬車動盪的更厲害一些。」
她都只是淤青,對方絕對沒有她嚴重,當時李四兒還露面了,雖然面帶痛色,卻沒有血跡。
老太太:「我知道了。」
就算李四兒受傷了,這也只是對方咎由自取,偏偏對方勢大,又是小人得勢十分猖狂,還有那隆科多縱容,可恨!這筆帳,她記下了。
等林如海回來了,聽說了這件事情,眉頭就皺了起來:「李四兒,又是她,真是豈有此理,母親,這事交給兒子。」
這件事情林如海出面跟謝子墨是不一樣的。
林如海在許多人看來進內閣只是時間問題,等有人退了,他進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而且他的名聲在文人中也很好。
就算是隆科多也不願太得罪他。
要是李四兒不分物件都如此囂張跋扈,已經被人收拾了,這個時候的隆科多,還沒有那麼位高權重。
大家看的,更多的是佟佳氏的面子。
這件事情在林如海出面後平息了,林如海也只能放下。
不是沒有人彈劾,但是上面的人不想管,覺得無關緊要,御史體察上意,只要不鬧大就不會有人一直抓著不放。
雲舒瑤後來又去看珞玉的時候,珞玉問起了詳細的經過,她隱約聽人說了一些。
雲舒瑤說了之後,珞玉皺著眉,幽幽嘆了一口氣:「姨娘,有一回我們在茶樓遇見過差不多的情況。」
那回是一個年輕婦人在鋪子裡買首飾,李四兒去了,也看中了那首飾,年輕婦人沒有及時相讓,就被當眾甩了巴掌,之後那婦人去賠罪,被嫌棄禮薄,那年輕婦人的夫家被針對,前途受損,她被休棄回家,最終選擇了自盡而亡。
因為她家官小言微,得罪不起佟佳氏。
一個好好的人,就這樣沒了。
然後珞玉在選秀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