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元宵晚會小品類一等獎(第1/2 頁)
在四合院的改造上,趙德彪參考了一些專業人士的意見。 主要給房子做了管道和保暖,至於軟裝,他打算等天氣轉暖之後再進行。 這幾天,京州下了一場大雪。 寒冬沒有衝散節日的氛圍。 大街上熊孩子成群結隊,他們手中拿著鞭炮,嬉笑打鬧。 趙德彪路過的時候,差點被一發二踢腳偷襲。 “這敗家孩子,小心一點!”趙德彪拿著掃帚,把門口的雪掃到牆角,免得工人滑倒。 兩個小弟也都過來幫忙收拾院子,非常上心。 自從見到這座四合院,倆人就勤快了不少,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置業京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李廣宇也改口稱呼趙德彪為師傅。 趙德彪沒有反駁,預設了李廣宇的認師行為。 “嘿,這下子,我也成了師傅的徒弟了。以後,我也要出名掙錢,也住上這樣的大宅子。”李廣宇美滋滋地想道。 郭大剛哼了一聲:“你想多了,就你這天賦還想出名?我看你以後買個廁所都費勁。” 本來郭大剛獨享師傅的寵愛,現在忽然多了個競爭者,郭大剛忍不住開懟。 李廣宇皺眉:“我天賦咋了?我這體格不比起你多了,看我砂鍋大的拳頭,一拳就能捶飛你這小胖子。” 郭大剛搖了搖手指:“我說的是表演天賦,你這個外行!還有,以後別叫我小胖子,叫我大師兄。畢竟,我先入的師門。” 李廣宇可不幹:“大師兄?我比你大兩歲,憑啥叫你師兄?應該你叫我師兄才對。” 郭大剛嗤笑:“說你外行,你還不承認。這是按照入門順序排的,又不是比年紀大小。” 李廣宇還是不服:“我跟師傅的時間比你早得多,怎麼說,都是我比你大。” 二人為了個大師兄的名號,爭論了半天,最後也沒有個結論。 倆人吭哧吭哧地搬著磚,互相也不說話,不知不覺還較起勁來。 你一次搬五塊,我就一次搬六塊。 半個小時不到,郭大剛就氣喘吁吁癱在地上。 李廣宇則氣定神閒,一副尚有餘力的樣子。 見這倆人針鋒相對的模樣,趙德彪決定開班授課,讓二人把精力放在該用的地方上。 “你們倆跟我一起練早功吧,想要進這一行,先把基礎打牢。”趙德彪擺開架勢,開始念起繞口令。 “師傅,我從小學相聲,基礎牢得很,這繞口令我張嘴就會。”郭大剛諂媚地說道,“您能不能直接教我點別的?” 一旁的李廣宇也說道:“是啊,繞口令太簡單了,有啥好練習的。” 趙德彪拿著掃帚,給了倆人兩下:“浮躁!做演員得耐得住寂寞,就你倆這心態還想登臺演出?” 趙德彪指了指郭大剛:“你的嘴皮子確實很溜,但是卻只顧著追求速度和發音。其實繞口令也需要節奏,要給觀眾反應的時間,這個技巧其實比較像一種音樂,好的繞口令要讓觀眾聽著舒服才行。” 接著,趙德彪就來了一段教學,給倆人一番震撼。 “圓圈圓,圈圓圈……圈圈圓圓。” 在睡眠時間,趙德彪每天都會進入演員練習室。這種基礎的表演技巧,他早就通關了。 兩個徒弟長了見識,也乖乖地練習起了繞口令。 按照趙德彪教授的方法,倆人逐漸進入狀態。 這其中,郭大剛的感受最深。 他從小就在劇場當學徒,只知道按部就班地練習,從來沒有深究過這些技巧的原理。 相對而言,趙德彪的教學方式就非常科學。 先告訴你原理和例子,很快就能讓你明白這麼做的目的。這樣的體會更深,更容易記牢。 這次的早課時間很長,練到最後,倆人嗓子都發癢了。 中午,趙德彪接到了朱浩南的電話。 正月十五,央視還有一臺元宵晚會,需要趙德彪出席。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在春晚大放異彩,他們很可能會獲獎。 “歐了。我們當天去臺裡就行吧,我一會兒通知海媛,你放心吧。”趙德彪結束通話了電話。 郭大剛見自己的師傅又要獲獎,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 “看俺師傅,多牛逼!” 一旁的李廣宇也燃了起來,一口氣喝了半桶水。然後,又開始了練習。 新年新氣象,趙德彪也給自己做了個特訓計劃。 看了看系統,他決定趕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