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 九十八章(第1/3 頁)
聽著李世民的話,李白腦子一熱,彷彿打了雞血一般,當即就道:“太宗陛下愛民如子……李白雖不才,卻也願意為大唐效犬馬之勞。”
話落,李白表示自己還有些許積分,這場考試和之後的兩場考試都會全力以赴,為大唐賺取更多的積分,爭取早日換取系統商城裡的神種,造福大唐,希望有朝一日大唐的百姓都能種上畝產千斤的高產糧食,歲歲豐收。
李世民非常感動,直呼李白就是大唐的功臣,大唐有李白是大唐之幸芸芸。
唸叨了大半輩子的懷才不遇,驟然聽到這番話,李白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當即作了一首詩以表心中歡喜之情。
看著這對跨時空的君臣上演君臣相得,在場的皇帝們覺得有些牙酸。
劉邦:李白居然這麼傻白甜嗎?李世民才說了幾句話,他就上鉤了?嘖,瞧他這不值錢的樣子,當朝的皇帝看到不得氣得昏過去?
嬴政看看李白,又看看李世民,眸底閃過一絲羨慕,更多的還是晦暗不明,大唐的國祚連二百年都沒有,卻出了這麼多人才,這麼多人心向大唐;兩漢四百年,從皇帝到臣子,堪稱群星璀璨……
二四百年和他以往所想的萬萬世差距很大,若是之前他定不放在心上,周都有八百年呢。可如今不一樣了,他看不起的二四百年國祚對一個王朝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大秦也不過二世,歷十五年。
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金元明清,不管王朝前期有多強大,最終都躲不過亡國,這世間似乎就沒有不滅的王朝。
他的萬萬世或許只存在想象中。
武曌和李治對視一眼,太宗皇帝/耶耶一如既往的會啊,要看好自己朝代的人才,可不能全跑到太宗皇帝/耶耶那裡去。
七年級歷史下冊的內容包含了隋朝到清朝的歷史,從581年隋朝建立,到1771年土爾扈特部迴歸,一千多年的歷史不過一百一十七頁,平均十年一頁,能在上面留下名字的豈會是普通人。
李白不僅在上面留下了名字,還有頭像、詩集書影,待遇比不少皇帝大臣都好。
他的積分,他的人肯定是值得拉攏的,可惜被太宗皇帝/耶耶先下手為強了。
李隆基這廝也太好運了,李白杜甫都在他那一朝。
李治越想,肚子裡冒出的酸水越多,上回考試解鎖系統商城後,他回去就買了一套歷史書。
畢竟第一輪考試沒有他,他已經落後不少了,不能再落後下去,後面的考試一定要把握住機會!
也是看了歷史書後,才知道為何第一輪沒他。
那本七年級歷史下冊裡關於他的記載只有幾個字——唐朝第二個皇帝唐高宗。
原句是:武則天原是唐朝第二個皇帝唐高宗的妃子……
前面寫阿耶的貞觀之治,後面寫媚孃的女皇帝武則天,之後是孫子李隆基的開元盛世。
他的永徽之治是一點沒被提到
。
怪不得第一輪沒他。
好氣哦!也不知那本歷史書是誰主持編撰的,太不合理了!連李白杜甫白居易都能佔一頁,他居然只有幾個字,而且還是提到媚娘才有的。
要是沒有提媚娘,是不是連這幾個字都沒有?
劉徹見李世民搞跨時空君臣相得,撇了撇嘴,他倒是也想搞這一出,可惜歷史書裡沒記載可以勾搭的人。
那本歷史書裡記載的東西實在太少太少,寫完他就直接到東漢了,而且兩漢能被記載在上面的人才,就只有他的主父偃、董仲舒、張騫、司馬遷,東漢的蔡倫、華佗、張仲景。
後面那兩個是名醫,並沒有出現在這場考試中,前面那個他一不認得,二興趣不大,沒有勾搭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