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老朱的感嘆,隆慶帝的提議(第1/2 頁)
老朱看著朱家眾人,整個人都回憶了起來,那段金戈鐵馬,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那根本就不是人過的。 隨時都要防備著身邊人,給你背後捅上一刀。 沒錯,當初參加的義軍,其實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殺人劫財,你殺我,我殺你的。 一個不小心,自己都不知道被誰幹掉。 除此之外,還要隨時擔心上官的欺壓,這都是常有的事情。 這還只是內部的事情,除了內部。 也要當心外部,元朝雖然已經開始腐朽了,上到皇帝,下到小官汙吏,無人不貪,無人不佔。 但元廷也不容小視的,他們的戰鬥力,在當時也是首屈一指的。 要不是他老朱的命大,上天也庇佑他,搞不好,此時的老朱早就命喪黃泉了。 變成路邊無人認領的一堆白骨了,想到這些,老朱有點動容了起來。 “......咱老朱,現在也老了,也沒有當初的雄心壯志了,但咱老朱敢對日元星辰發誓,咱老朱從未對不起過百姓。 現在小帥提了個想法出來,咱算是看出來了,滿朝文武,他們不知道嗎? 天下沒有真正的笨蛋,就看他們是怎麼想的,是否符合他們的利益,上到王公貴族,下到販夫走卒。 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咱今天話就說在這裡了,今天或者是以前,小帥說的一切,你們自己可以選擇。 到底做不做,如果要是做了,那就給咱好好做,如果要是選擇不做,那就給咱好好當這個皇帝......” 老朱虎目掃過朱家眾人,特別是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大明戰神、弘治帝、嘉靖帝還有最後的隆慶帝等等幾人。 都關注了下,沒辦法,這幾位那可是他們老朱家出名的頑主。 要是如果不強調好,保管你前腳剛說,他們後腳便瞎幹。 “做人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老天如果要是不收你們,咱老朱會親自出手的。” “臣等明白。” 從朱棣開始到朱載坖都老老實實的附和道,這就是來自老祖宗的壓制,沒辦法啊。 誰讓他們都是人家老朱的子孫呢? 接下來,老朱等人,開始討論了起來,針對隆慶開關、還有貨幣改革等等這些,幾人都有商議。 而王小帥則是深藏功與名,他又不是皇帝,這些詳細的討論,他可搞不定,畢竟每一次改革,那可都不是開玩笑。 不是他能插手的,在一旁聽聽,看看就行了。 第二天,隆慶帝朱載坖上朝,高坐在皇位上,聽著底下大臣們的奏事。 說實話,其實大臣們早就習慣了他們這位皇帝,雖然高坐皇位,但更多的像是個吉祥物似的。 根本就沒有一丁點的反應,但今天,隆慶帝卻一反常態起來,他在朝臣們奏完後,開始點名起來。 讓大臣都說說這些奏事,該怎麼解決? 這就讓內閣的幾位閣臣們,有點驚訝的看著朱載坖,畢竟今天的隆慶帝,好像和往常的優點不同啊。 平時的流程都是大臣們上奏,隨後議論不出個所以然來,隨後奏摺便進了內閣,然後內閣的幾名大臣們。 開始商議起來,等商議完後,將他們得到的結果,還有奏摺往隆慶帝那裡送,隨後宦官小內閣又商討起來。 得出結果後,便替朱載坖批起奏摺來。 然後還給內閣,內閣得到答覆後,便開始實行。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朝堂上經常發生爭吵,也不是真正的爭吵,而是辯證,由提出問題的大臣拋磚引玉。 然後其他大臣們各自說起自己的想法來,很多時候,朝堂變得像是菜市場一樣鬧哄哄的,這個時候就輪到隆慶帝朱載坖出面了。 反正朱載坖的辦法就是和稀泥,最終不了了之,又給推到內閣。 由內閣給出答覆,周而復返。 但今天朱載坖卻不等朝臣們先發言,他主動點名,反正就是和平常時間的朱載坖有很大的不同。 “朕今日偶然聽到一件事,是關於開海後的種種憂慮,望各位卿家提提意見......” 隆慶帝開始講起王小帥所說的種種,他的話一出口,頓時便像是在死水潭中扔下一顆石子似的。 整個朝堂都鬧哄哄起來,看著這個情況,他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宦官。 宦官得到答覆後,對著大殿內大聲說道:“肅靜,肅靜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