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第1/4 頁)
&ldo;十二孃等阿鵷公主洗三,你準備送什麼賀禮?&rdo;姜家五娘偏首問著身邊的一名風韻楚楚的少婦。
&ldo;我就送幾個小金錁子吧。&rdo;少婦細聲道。
&ldo;送金錁子好,雅俗共賞,不像有些人讓人送什麼琉璃器,結果連面都不能見。&rdo;姜三柔聲細語道。在場頓時想起了一陣細細的笑聲,眾人嘲諷的望著別院中一間最靠近後花園的房間。
這少婦看起來約有二十七八歲左右,卻在姜家姐妹中排行十二,這其中也是有緣故的。這少婦是姜準的庶女,但因其母是家伎,故連姜家庶女都不算,隨母入了賤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等年紀稍長由主母配一個小廝,其子女世代為姜氏僕役。幸好其母手段頗佳,在女兒十三歲那年又哄得姜準開心了,給女兒找了一條好出路‐‐由姜準送給當時的禮部尚書李尚書為妾。
李尚書當年就年過五旬,正妻連曾孫都有了,自然也懶得跟個賤婢吃醋,姜十二就這麼戰戰兢兢的伺候著李尚書和其夫人,還給李尚書生了兩子一女,李尚書的夫人八年前去世,李尚書也年過六旬懶得續娶了,一直由這名愛妾伺候。四年前姜微當太子妃後,姜十二在李尚書家日子就好過多了,三年前趙恆登基,姜微為後,帝後恩愛滿朝皆知,李尚書在徵求兒子和原配孃家同意後,就跟姜準商量要扶正姜十二,但姜家必須認姜十二為女。
姜準當然樂得跟一個三品大員結正經親家,跟盧氏商量了下認姜十二為女,但排行的時候大家都就犯難了。按著年紀姜十二應該拍前面去,可這麼一來連九孃的排名都要動了,天下就沒有尊為卑讓位的禮,就乾脆把姜十二排到了後面,讓她當了十二孃。李尚書扶正了姜十二,還給她請封了誥命,姜十二現在是三品郡夫人,這等好運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二房出嫁的女兒中就數她品階最高,也是姜家庶女結巴的物件。
姜家嫡庶分明,即便姜十二是三品大員的婦人,給庶女們一百個膽都不敢跟姜元儀對著幹,姜十二眼下看著風光,可到底是在伺候一老朽之人,李尚書也致仕了,哪裡比得上她們夫婿年少,有無限的可能。再說餓死的駱駝比馬大,郭家怎麼說都是曾經的大秦頂尖豪門,誰沒有一點後手?家裡還有一個郭夫人,她們對姜元儀都挺同情,姐妹來往間也儘量讓她能開心些。
可誰讓姜元儀居然鬧了這麼一出,要堅持跟自己夫婿離婚!前段時間還有人說姜家家風清正,親家落魄了都不在乎,可現在就被姜元儀這麼打臉,大家都有一種好意被狗吃的感覺。都是當了幾年媳婦的人,如何不知如何不知這是要將姜元儀隔開家族核心圈的前兆。
何謂親人?有來有往、相互扶持、同甘共苦才叫親人,若幾年不來往,那親人比陌生人還不如。皇后的堂姐又如何?皇后的堂姐可不止她一個。身為世家子,可以不學無術、可以碌碌無為,甚至自私自利都行,但這些都要有底線,姜元儀過了底線,心裡就沒別人。這樣的人能有什麼用?當然姜家也不至於虧待一個女兒,吃穿度用肯定不愁,但也僅限於吃穿不愁了,家族不會看中一頭不知感恩、不懂同甘共苦的白眼狼。
&ldo;她也是想不開,郭家就指著郭六了,家裡也能幫一把,她忍也就忍個幾年時間,何苦如此。&rdo;姜四嘆氣道,七娘以後肯定會後悔的。郭家全心全意培養郭六,只要郭六不是朽木,總有往上的機會,她卻連這麼點時間都等不起。姜家現在何等的顯赫,聖人同意讓郭六去武川就是許了他去賺政績,許了郭家翻身的機會,陰山就歸安北都護府管轄,郭六去了那裡,西府會坐視不理?郭六又有郭家的舉族之力支援,何愁起不來?如今各地太守大多都有五六十了,十來年後正是郭六年紀最好的時候,到時只要聖人一句話,他還當不了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