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萬尼烏斯軍事學院(第1/3 頁)
送走了高盧人之後,萬尼烏斯又迎來了馬克曼尼人。
這些美因茨的鄰居們在戰場上見到了訓練尚不熟練的爺們槍槍陣,吃了個大虧,便派遣了使節前來和談,並瞭解到了「日耳曼爺們槍諸部族互不侵犯誓約」以及「萬尼烏斯戰球聯賽」的存在。
就像曾經的卡狄人那樣,對於到底要不要加入這個誓約,馬克曼尼人很是糾結了一陣。直到美因茨人告訴馬克曼尼人,萬尼烏斯是傳說中「日耳曼諸神選中的君王」。
這個訊息讓馬克曼尼人將信將疑——如果說這是真的,馬克曼尼人著實不願意相信;如果說這不是真的,馬克曼尼人又無法解釋萬尼烏斯所傳授的日耳曼爺們槍槍陣練兵法以及萬尼烏斯戰球、萬尼烏斯戰球聯賽制度。
猶豫之下,馬克曼尼人提出要見見萬尼烏斯本人。
於是,幾個熱心的美因茨人就帶著三百多號馬克曼尼人穿過了廣袤的美因茨地區,到達了位於美因茨東部邊境的日耳曼青年公社。
依照慣例,萬尼烏斯再次將馬克曼尼人迎進了養殖區南方的場地上——考慮到日後勢必還會有更多的客人前來青年公社,萬尼烏斯索性將那片空地改造成一個露天的食堂和一片適合過夜的營地,真正的把那裡變成了迎客區。
看著那群馬克曼尼人,萬尼烏斯忍不住又是一陣心酸——美因茨人,尤其是他的日耳曼青年公社裡的戰士們的裝備不但比不上高盧人,連馬克曼尼人也比不上。
所有前來的馬克曼尼人,不是馬克曼尼諸部族的首領,就是部族首領們的親隨。這些體格強壯的日耳曼人每人都攜帶著一面蒙皮圓盾和六支短矛,並攜帶一柄利劍作為近戰武器。
如同鄧克德里部族騎兵的名字不是遊戲裡的「蠻族騎兵」而是「鄧克德里騎兵」一樣,這些馬克曼尼部族計程車兵並非遊戲裡的標槍並,而是「馬克曼尼突襲兵」。
見到萬尼烏斯之後,馬克曼尼首領們提出要看看日耳曼爺們槍,和萬尼烏斯戰球。
這時候,正是一週裡的第六天,也就是日耳曼青年公社諸軍操演的日子。
於是,萬尼烏斯便將軍隊拉到了公社外的空地上,展示日耳曼爺們槍的槍陣突擊、龜甲陣列給遠道而來的馬克曼尼首領們看。
在見識了萬尼烏斯麾下經過戰鬥和兩個冬季訓練而變得嫻熟無比的爺們槍部隊演示一邊挺著長槍一邊架著盾牌發動整齊的衝擊之後,馬克曼尼人才意識到,和這些萬尼烏斯親自訓練出來的日耳曼爺們槍比起來,曾經在戰場上組成槍陣並透過突擊鑿穿了他們陣列的那些爺們槍,不過是些連槍陣突擊這種「基本戰法」都沒玩轉的新兵蛋子而已。
親眼見到日耳曼爺們槍成型之後的威力後,馬克曼尼人心悅誠服的表示願意加入「日耳曼爺們槍諸部族互不侵犯誓約」,前提是萬尼烏斯會將爺們槍的訓練方法完全的傳授給馬克曼尼人。
對於馬克曼尼人的要求,萬尼烏斯想都不想就答應了——只要願意加入誓約,爺們槍的訓練方法那是必須傳授的。
同時,萬尼烏斯還提出了進一步合作的建議:馬克曼尼人派遣部族裡的年輕統帥和祭祀們前來日耳曼青年公社進入萬尼烏斯軍事學院進一步學習戰爭理論知識,而除了承擔學習期間的食宿費用並且繳納一定數目的牛作為學費之外,馬克曼尼人還應該向萬尼烏斯提供兩隊一百六十人的「馬克曼尼突襲兵」。
另外,既然馬克曼尼人已經決定加入誓約,那麼也就有了參加萬尼烏斯戰球聯賽的資格——於是,萬尼烏斯在邀請馬克曼尼人前來參加萬尼烏斯戰球聯賽的同時,也表示自己的村落裡大部分的男性都還是單身,也希望能夠和馬克曼尼人的諸多家族能夠建立一些姻親關係。
對這兩個要求,馬克曼尼人都很爽快的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