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2 頁)
魏檀玉鬆了一口氣。
她沒想到皇后竟會留下自己。或許還是看中了鄭國公府的勢力,皇后想讓自己做秦王妃。
紅蓼在場外等候。
見自家小姐神色輕鬆地出來,歡快地迎上前問:「小姐是不是進入明日的殿選了?」
魏檀玉點頭。
「小姐真厲害,奴婢方才看見有落選的官員之女一邊哭泣一邊在抱怨這考核不公,說貴妃明明提議兩人一組比試,可她們這一組兩人竟都被篩了出去,有一組兩人卻都進入了殿選,奴婢一猜肯定是小姐那組,咱們小姐贏得堂堂正正,哪方面不是甩她們一條長安街?」
魏檀玉拿手勾了勾她的鼻子。「這裡還是皇宮,咱們不要亂說話了,回府再說。」
進入殿選四人,擇兩人給太子,分別做太子妃和良娣,另兩個分別做秦王妃和韓王妃。
魏檀玉和孫宜雪兩人身份最高,其餘兩人,一人出自二品之家,一人出自三品之家。
毫無疑問,太子良娣是那名三品之家的嫡女了。
這幾日,鄭國公夫婦夜裡睡前總會先推敲推敲殿選的結果。陛下有意削弱劉貴妃和韓王的勢力,應不會點女兒為韓王妃,那他們的女兒不是做太子妃就是秦王妃。
鄭國公暗中已向皇后那邊表明了忠心。女兒最終嫁給誰,全看皇后和陛下最後的決斷了。
知道女兒這是穩坐太子或秦王的正妃之位,鄭國公夫人不再擔心。
殿選在皇宮舉行宮宴的蓬萊殿進行。
雖是以皇家舉行家宴的形式進行殿選,進入殿選的四位官女子卻並不覺得輕鬆。因為將由皇帝親自考核選拔,皇帝會結合皇后和皇子的意見指婚。無論如何,進入殿選的四人最終都會成為皇家兒媳。
魏檀玉和孫宜雪位次相鄰,入座時,孫小姐沖魏檀玉十分友善地笑了一笑。
魏檀玉也回了個微笑。
昨日比試,已看清孫小姐的心胸和為人,才女氣質,賢淑端方。魏檀玉對她十分欣賞,只是沒想到她那庶妹竟能和韓王幹出那些荒唐事。透過昨日孫小姐作的詩和她望著自己那如遇知己的眼神,魏檀玉想不通她到底單相思的是誰。
反正不是太子。
太子和韓王面她們而坐,魏檀玉的位置此時正對太子,孫宜雪正面對韓王,另外兩名進入殿選的女子坐在她們身後。
太子穿的是那日來鄭國公府送賞賜時穿的硃色具服,此刻看著魏檀玉的眼神也如那日溫柔,嘴角噙了抹讓她心領神會的笑意。
皇帝此時發話:「朕看了昨日選拔呈上來的作品,果然如皇后所言,大司徒之女與太傅之女表現出色,鬥畫作詩更是精彩絕倫。故,朕決定,今日擇你二人其中一人為太子妃。」
皇后從旁接話:「昨日,兩位千金不相上下,本宮不得已讓貴妃出了加試的題旨。不知今日,你二人是否仍能讓陛下為你們加試。」
皇帝卻道:「朕今日不加試,一輪便能擇出人選。朕出題,你二人回答。太子、皇后與朕分別選出一人,得兩票者勝出。」
皇后面色凝重地看向太子,見太子仍在看鄭國公的女兒,心中感到不妙。
皇帝舉樽。「那朕開始出題。」
魏檀玉此刻反而不緊張了。
皇帝說得兩票者勝出,十有八九如自己所料的一樣。她並不害怕一會發揮得不如孫小姐,皇帝存了私心,肯定會選自己的。
「古人云,女子無才便是德。朕倒不這麼認為。故吩咐皇后和宮闈局在選拔皇子妃時不只看重她們的出身和容貌,更要看中她們的才學和品行。雖說女子和後宮不得妄議政事,但朕今日卻想聽聽你們的政見。朕接下來要問的問題,本該是對儲君問的,你們都是閨中女子,鮮少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