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第1/2 頁)
賈璉看著這信,終於明白今天這一天的禁書事件和黛玉潑茶是怎麼回事。
賈璉冷笑了一聲,將信撕碎擲於水中。
甄家和林家,他還是能分的清楚孰近孰遠的。
而且,今天淮安榷關的做派,可不是隻針對林家,自己一個不小心,也會陷進去的。
如果淮安榷關真的在船上搜到了甄家所謂的「禁書」,他們會怎麼處置自己?
賈璉雖然惱怒林家利用自己,不過林家就剩表妹這個孤女了,情有可原。他更恨甄家,謀害自己還要給自己賣好,然後讓自己幫忙做事。
他賈璉,就是這麼好騙的!
等回去以後,他要和父親好好商量商量,看看怎麼才能出了這一口惡氣!
等賈璉走後,黛玉心中一鬆,不由想起了薛蟠。自己這一關過了,不知道薛蟠那邊如何了?
林家被甄家盯上了,不知道薛蟠進京順利不順利?什麼時間能將父親的奏摺送到皇上手裡?
想到薛蟠,黛玉不由想到,那日他對自己吐露心意。如今父親去世了,自己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女,她不清楚薛蟠如今有沒有改變心意。
黛玉從懷中取出薛蟠給她的玉佩,心中有些酸澀,也有一些甜意。
待黛玉往京都走了半個月後,薛蟠也往京城而去。
薛蟠仔細考慮過了,這次去京都危險重重,也不知道甄家會不會攔截自己。據他所知,賈璉和林姑娘走的是水路,如今應該還沒有到京都,他為了不將這些麻煩引給林姑娘,決定走陸路。
還有一個原因是,寶釵如今大了,已經到了出嫁的年紀。等她出嫁後,出門就沒有如今這麼方便了。因此,他想帶著她走陸路,看一遍沿途山水風光、風土人情。
既然路上可能有危險,一路波折,他就不方便帶著陸安了。以他和陸安的學識,其實都不該參加此屆春闈的。
他去參加春闈,不過是上京都的一個藉口。
薛蟠給陸安說了,自己想去參加春闈試了試,陸安也躍躍欲試。薛蟠阻止了他,說道:「聽我一句勸,你再等三年再去。」
陸安看見薛蟠說的如此認真,也不再問為什麼,就同意了。
薛家將陸安留在金陵。
陸安如今有功名,能護著陸家和甄英蓮家。
而英蓮姓甄,估計和甄家有瓜葛,不至於受傷害。
薛蟠問起沈先生的意思。
沈先生想了想,自己漂泊半生,其實何處都是家,而且他也捨不得自己的小徒弟薛虹,就決定和薛蟠一起去京都。
薛蟠收拾了東西,想著路上不太平,多帶了家丁,往京城而去。
一個月後,黛玉到了京都賈家,先去拜見賈母。
黛玉看見賈母,給賈母行了禮,被賈母抱在懷中哭,黛玉陪著賈母哭了一場。
黛玉沒有想到,兜兜轉轉,最後自己還是回到了賈家。黛玉看著賈母,賈母和三年前相比,並沒有多大的變化,反而顯得更年輕了一些。
可能人逢喜事精神爽吧。元春大表姐封了娘娘,等賈家建好省親別墅後,就會回來省親,這對於賈家來說,可以說是一件重新煥發政治生機的大喜事了。
等和姐姐妹妹都見過,互相行過禮,黛玉讓人將她給眾人準備的禮拿上來。
等分完了禮物,黛玉沒有見大舅舅一家。不過黛玉也沒問,以後讓紫鵑慢慢打聽就是了。
最後,黛玉在眾人面前,遞給賈母一個小匣子,說道:「外祖母,我知道您疼玉兒,玉兒也時刻想念著外祖母。前一陣子,我聽說大表姐封了娘娘,咱家中還要建省親別墅,爹爹說我們林家怎麼也要出一份心意。這是兩萬兩銀票,大慶錢莊的通票,在京都也是可以兌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