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6章 空降了一個理事頭銜(第1/2 頁)
高弦又有專屬自己的車開了,方便之處隨之而來。
肯·奧爾森承諾空運過來的一臺PDP-11,已經到了資料裝置公司香江辦事處。
得到通知的高弦,當即驅車前往,先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然後便引導著資料裝置公司香江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把PDP-11運到遠東交易所專門安排的辦公室。
當資料裝置公司的工程師安裝PDP-11的時候,高弦特別留心地觀察了一下,發覺包括電纜連線在內的一系列環節,都很簡單,幾乎自己看了一遍就學會了。
這種易用性,相信是資料裝置公司專門最佳化設計出來的。
直到一九九七年才退出市場的PDP-11,長得什麼樣呢?
小型機對應的英文名稱是Miniputer,再直白地翻譯過來,就是迷你電腦。
由此不難看出,小型機這個名稱,形象地描述出了,它的個頭真不大。
主機和顯示器成一體的PDP-11,按照個人電腦時代的眼光來看,比一臺伺服器大不了多少,真正佔地方的部件,是磁帶機、紙帶機這樣的輸入輸出裝置。
雖然去年IBM就發明出了八英寸的軟盤,但PDP-11顯然還無法配備如此先進的外部裝置。
高弦真正關心的地方是,PDP-11的配套軟體系統,是否完備。
等作業系統、直接面向底層硬體的組合語言、專門滿足商業需求的高階程式語言COBOL這三大要素,被確認一一到位後,高弦這才放心地簽下和資料裝置公司之間的最後一份合作檔案。
高弦的程式設計技術,肯定談不上多專業,也就是大學時代的C語言基礎,加上工作後經常使用電子表格等辦公軟體,練就出來的指令碼語言功力。
好在,高弦特意指定的PDP-11,實在是太經典了,以至於就像,很多老型號的電子遊戲機,被自由軟體社群做成可在個人電腦平臺上執行的虛擬機器那樣,小裝也有一個用於研究目的的PDP-11虛擬機器,並給出了COBOL的實現程式碼。
因此,高弦的具體工作內容就是,把COBOL程式碼,透過紙帶,輸入到PDP-11裡;接下來,解決各種可以預見到必然出現的BUG。
畢竟,PDP-11被肯·奧爾森提前對外發布出來,進而產品當中仍有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
與此同時,PDP-11將近三十年的的生命週期太長了,小裝所使用的PDP-11虛擬機器,沒準和現在的始祖代PDP-11,做不到百分之百相容。
不用多想也能知道,諸如此類的工作,相當枯燥乏味,而且非常累人。
這時候,高弦招聘進來的專業助手周文耀,就顯出了重要的價值。
做為一個即將邁出大學校門、走向社會闖蕩的年輕人,周文耀可謂是滿懷憧憬、渾身幹勁,對於高弦偷懶地安排下來的工作,來者不拒,加班強度不亞於高弦這個始作俑者。
就這樣,適用於香江證券業的計算機系統的開發,和環宇電子建廠、環宇8800投產銷售齊頭並進,幾乎都可以看到,成果在前面招手了。
估計高弦拼得太兇了,以至於李福照都擔心地把他叫到辦公室,專門提醒,別累壞了身體,遠東交易所的今年工作,只是開端而已。
高弦倒是沒什麼顧慮,力不到不為財,自己現在的狀態,就是“獲得感”戰勝了一切。
就在高弦伸手去夠近在眼前的兩項成果時,他之前的一項佈置,不期而至地開花結果,落到了頭上。
南聯實業創始人、香江棉紡業同業公會主席安子傑,突然親自過來邀他吃飯。
一開始,高弦有點摸不著頭腦,於是他客套道:“安老闆何必百忙當中,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