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第1/2 頁)
王夫人瞅了薛姨媽一眼,也道:「可不是,她們母女倆也怪可憐的,失散多年好容易重逢,偏巧又叫我們遇上了,可見是老天爺註定的。」
賈母也點頭道:「這話極是,常言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姨太太何不成全了她們娘倆。」
賈母與王夫人都開了口,薛姨媽也不好駁回,心下忖度了半日,心想寶釵說得也對,香菱雖好,終究是牽扯著人命官司的罪證,留著終究是個禍患,況且這封氏瞧著是個有氣性的,若是他們不放人,到時候她拼著魚死網破去告官,弄個兩敗俱傷反而不值當。
倒
不如賣老太太一個面子,做個順水人情,於自己家名聲上也好聽些,至於蟠兒那邊再細細勸他便是,因此便笑道:「你們母女重逢,我自然不會阻攔,香菱服侍了我一場,身價銀子的事便算了,一會子我便叫人將賣身契找出來,你今日便帶了她家去罷。」
李紈聽了暗暗鬆了口氣,總算是成了。
封氏與香菱大喜過望,急忙磕頭謝恩,「夫人的大恩大德沒齒難忘,以後我定會吃齋唸佛給夫人立長生牌位!」
賈母點頭笑道:「姨太太慈悲。」
寶玉等人也為香菱歡喜,都道:「姨媽果然是個慈善人。」
薛姨媽當下便打發丫頭同喜去取了香菱的身契文書來,交與封氏,又對香菱道:「家去後好生過日子,你好歹跟了我一場,那些衣履簪環也都帶了去罷。」
香菱驚喜交集,早已流淚滿面,聞言忙給薛姨媽磕頭謝恩,雖說是做丫頭,她在薛家這一年多來倒沒受什麼罪,薛姨媽待她也甚是寬厚,衣履簪環也積攢了一些,雖不甚多,但儉省些也可以度日。
結局皆大歡喜,眾人都十分滿意,此時已近午時,賈母便留封氏母女用飯。
封氏卻唯恐夜長夢多,恨不得立馬便帶了香菱出去,聞言忙推辭,道:「多謝老太太厚愛,只是時辰不早了,我們還要去衙門辦手續,給英蓮恢復原籍,就不多留了。」
鳳姐便笑道:「如今都快午時了,衙門裡的人也都下班了,況且衙門那邊你們又不熟,省了碰釘子去,不如將這事交給我,我打發個人幫你們去衙門料理,要不了一個時辰,定幫你辦的妥妥噹噹;二則香菱的箱籠衣物什麼的也要收拾收拾;三來她們姊妹們素日情分好,自然要給她踐個行,你們越性在這裡吃了午飯再走,到時候戶籍文書辦妥了,香菱東西也收拾好了,再一道家去豈不便宜。」
賈母薛姨媽等人都道:「這話很是。」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封氏也知道再推辭下去未免有些不給對方臉面,忙道:「多謝奶奶,那就叨擾了。」
當下封氏陪著賈母用了飯,又一處說些閒話話解悶,她這些年天南海北不知走過許多地方,經過見過的事不知多少,有些比那戲本子上
唱的還要精彩,賈母等人何曾聽過,一時都聽住了。
香菱則回了梨香院開始收拾東西,紫鵑等人也前來幫忙打包箱籠。
寶釵回房沉吟了半日,便叫鶯兒道:「去將梳妝檯上的那個黃花梨首飾匣子取來。」
鶯兒聞言有些不解,但還是依言去取了過來。
寶釵便開了首飾匣子,揀了幾件素日不常戴的簪環,另放在一隻小小洋漆描金匣內,叫鶯兒端了走到香菱屋裡。
此時紫鵑淡菊等人剛走,香菱正在坐在床上收拾衣裳包袱,見寶釵進來,忙坐了起來道:「姑娘怎麼過來了?」又要與寶釵行禮。
寶釵忙止住了,道:「你如今已不是丫頭了,就別講究這些虛禮了。」
說著就靠近香菱坐下,示意鶯兒將描金匣交予香菱,道:「當日之事原是我哥哥不對,帶累了你,先前你不記得家鄉父母,才委屈你留在了這裡,如今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