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第1/2 頁)
說罷將事情的始末緣由道來,原來當初張神醫與英蓮母女一道回南,偶然在她們居住的小鎮上發現了一名身患怪病的老翁,卻是一種罕見的離魂症。
張神醫別無所好,最喜歡的便是鑽研各種疑難雜症,當下來了興致,便在蘇州住了下來,一心鑽研奇症。
李管事夫妻也因為李紈的吩咐,時常打發人去探望
英蓮母女,女兒還與英蓮結為了手帕交,極為親厚。
也正是因此,甄娘子聽聞李家出事,便忙去求了張神醫出手相救,李管事才撿回一條性命。
李紈聽罷,不禁暗嘆冥冥中自有天意,道:「先前囑咐的事可都辦妥了?」
劉大娘忙道:「按奶奶的意思,給了李管事兩百兩銀子叫他安心養傷,打人的那戶人家也給了二百兩銀子作賠禮,如今莊上的事都是李管事的大兒子李德山料理。」
李紈點了點頭,問道:「可知道了那鬧事的人家是什麼來頭?」
賈家原籍便是金陵,又有國公府的名頭,再加上林如海照拂,這些年來一直都頗為太平,這次對方卻渾然不把賈家與林家放在眼裡,行事肆無忌憚,必然背後有人,絕非尋常百姓之家。
劉大娘道:「打聽清楚了,那管事的主子是蘇州知府楊大人的侄兒,聽說是個紈絝公子,也沒什麼能耐,平日裡只知道鬥雞走狗,全仗著有個當知府的叔叔,才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無所不為。
先前姑老爺家的管家出面他都不理會,後來還是姑老爺親自修書一封給了楊大人,對方才不甘不願的賠了二百兩銀子,只是那位楊少爺卻不肯交人出來。」
李紈微微蹙眉,按理說官場之上的人行事向來都極為圓滑,即便是不和,凡事也都會留兩分情面,俗話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再怎樣行事也不會太過,像這樣絲毫不留餘地、明目張膽打對方臉面的實在少有。
林家雖然許久不回姑蘇,但畢竟是世代列侯之家,根基深厚,況且林如海如今身為兩淮鹽運使,位高權重,簡在帝心,在江南官場也沒有多少人敢得罪。
對方既然是蘇州知府,不可能不知道他們家同林如海的關係,怎麼還會如此囂張霸道,竟絲毫不懼林如海之勢?
除非他有什麼倚仗,篤定林如海無法奈何他,才敢如此肆無忌憚。
想到此處,李紈心中一跳,問道:「劉管事可在外頭?」
劉大娘忙道:「知道奶奶有話要問,在二門上候著呢。「
李紈當即站起身道:「我去外頭書房等著,你叫劉管事進來,我有話要問問他。」
劉大娘答應一聲,依言出去傳話。
李紈來到書房,不多時劉有福進來,站在門口隔著屏風請了安。
李紈問了幾句話,劉有福的回答也與先前劉大娘所言大同小異。
李紈沉吟片刻,問道:「你這次見到了林姑老爺沒有?」
劉有福道:「按理原本我們這樣的身份是見不著林姑老爺的,不過姑老爺寬厚,聽說奴才是奶奶的人,特意抽空叫了我去說話,因此見了一面。」
李紈沉吟良久,問道:「你瞧著姑老爺氣色怎麼樣?」
劉有福一怔,不解其意,不過還是回憶了片刻,道:「姑老爺精神倒還好,只是不知是不是案牘勞累,面色瞧著有些憔悴,偶爾還咳嗽幾聲。」
李紈心下一沉,心念電閃間忽然想起這幾個月來朝中的變故,再回想原著中林如海去世的時間,忽然冒出一個念頭,那楊知府是不是確信林如海一定會出事,才敢這樣肆無忌憚?難道原著中林如海之死另有隱情?
她卻不知,正因為她的插手,林如海原本的命運發生了巨變。
作者有話要說:來晚了,小可愛們久等了,明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