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第1/2 頁)
李母也沒有瞞她,嘆道:「你妹妹想給蘭哥兒尋一位名師教導,偏她對外頭的事不清楚,他們府裡又沒過人出面,便想讓老爺幫忙尋摸一二。」
張氏對年紀輕輕便守寡的小姑子頗為同情,且李紈這些年三節兩壽送禮都甚為豐厚,每每送給她這個長嫂的東西也都極為用心,因此張氏與小姑的感情倒不錯,聞言便道:「姑奶奶也是一片慈母之心,蘭哥兒今年也六歲了,又生的聰明伶俐,孝順知禮,我瞧著日後是有大出息的,很該請一位名師好生教導,可別耽誤了。」
李母聞言嘆氣道:「我何嘗不是這樣想,賈家那些人素來是跟紅頂白,捧高踩低,你妹妹孤兒寡母的,日子還不知怎樣艱難呢,蘭兒是他們二房正經的長孫
,如今竟連請個先生都不敢開口。」
李母素疼女兒,誰知賈珠早亡,女兒年紀輕輕便守了寡,要拉扯孩子,又要侍奉公婆,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偏賈家近年行事越發不成體統,連家族私塾也是藏汙納垢,心下不免有些怨言。
張氏近來也風聞了賈家的一些荒唐事,聽婆婆言語中對賈家有諸多不滿,心下頗為贊同,只是這些話李母說得,她這個做兒媳婦的卻不好說,便笑著安慰道:「太太別急,咱們常年在後宅,對外頭的事也是兩眼一抹黑,不如等老爺和大爺回來了再商議看看。」
李母也明白這個道理,點頭道:「你說的也是,這一時半刻急也急不來,還是等老爺回來再說罷。」
晚間,李守中父子下班回府,李母便將李紈的書信遞給他們,道:「你們爺倆瞧瞧,看看有沒有什麼法子。」
李守中與李衡先後看過,一時都沉吟不語。
李母見父子倆都不說話,不禁有些著急起來,道:」到底怎麼樣?你們好歹吭一聲。」
李衡皺眉道:「只怕不大容易。」
這京城中有名的先生只那麼兩三個,早就被人搶破頭了,哪裡輪得到他們。而且妹妹的要求又高,信中再三說要找的不是普通先生,必須是願意收蘭兒為入室弟子,肯真心教導的,而且不止要學識好,還要性情開明,為人處世不迂腐,這樣的人上哪找去?
李守中嘆道:「再不容易也要想法子,你也看到你妹妹信上說的了,賈傢俬塾亂成那樣,去了那裡再好的孩子也要叫人教壞了,哪裡是讀書的地方。
你妹妹只蘭兒這一個指望了,咱們李家的外孫可不能讓那些人給毀了。」
他也知道這事難辦,只是李紈是他唯一的女兒,連帶著對唯一的外孫亦是十分疼愛,女兒沒了丈夫,外孫賈蘭便是女兒下半輩子的唯一依靠,他這個做父親的自然不能坐視不管,只是他將自己認識的所有同僚朋友在腦海中過了一遍,依舊沒有合適的,不禁有些犯愁,這一時半會兒的,想找個符合女兒要求的先生實在不容易。
李母也愁眉緊鎖,皺眉道:「難道這滿京城就找不出一個來?你們再好好想想,以前認識的那些同窗故舊中有
沒有合適的?」
李衡正茫無頭緒,聞言忽然靈光一閃,忙道:「我今日在衙門裡倒聽說了一件事,說是顧老先生前幾日回京了!」
李守中聞言一怔,剛想問哪位顧老先生,話未出口忽然反應過來,頓時瞪大了眼睛,愕然道:「你說的可是顧巖顧先生?」
李衡急忙點頭,道:「正是顧巖先生!」
李守中目光一亮,隨即黯淡下來,苦笑道:「顧先生確實是最好的人選,只是人家是何等人物?哪裡是我們可以高攀的上的。這些年來不知多少王公貴族家的公子想拜入他門下,都不得其門而入,連當年周家那位有神童之稱的三公子都被拒了,又怎會看得上蘭兒這麼個小娃娃。」
原來這顧巖乃是當朝有名的大儒,此人說來頗有些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