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1/2 頁)
劉大娘答應著,道:「另外還有一件事想請奶奶的示下,現如今莊子裡只有我和我家那口子並十來個粗使婆子,又要種菜,又要打理莊子,人手實在少了些;二則若是主子們偶然到莊上來小住幾日,院裡也要有幾個使喚的人,往來傳話使役的丫頭也要幾個,所以問問奶奶,是不是再添些人?」
李紈聽罷沉吟了半日,道:」你說的也有理,只是這一時半會兒的倒不好去哪裡找人。」
這確實是個問題,如果下次請賈母等人去莊子上小住,或者宴請什麼客人,總得有人端茶遞水,傳話送東西,這些事總不能讓下面的粗使婆子們來做。
只是大戶人家的丫頭大多是家生子,或者是從小買了來調教出來的,光學規矩就要學大半年,這時節就算臨時去買也要調教許久才能用。
淡菊正掀了簾子進來,聽了這話便道:「外頭買的不清楚底細,好的倒罷了,要是弄些個調三窩四的進來,花錢倒是小事,沒的惹人生氣。」
李紈聞言笑道:「聽你的意思似乎有了主意?說來聽聽。」
淡菊笑道:「我記得這幾年咱們田莊上收留了好些無家可歸的女人和孩子,依我看奶奶倒不如從裡頭挑一些老實本分的出來,橫豎都是教過規矩的,又在莊上待了這許久,知根知底,豈不是比外頭買來的合意?」
李紈聞言心中一動,沉吟道:「這倒是個好法子。」
這個朝代還算是太平盛世,只是底層老百姓依舊有很多活不下去的,走投無路之下只得賣身為奴,尤其是遇上年景不好的時候,賣兒鬻女的不知有多少。
前年冬天京城周圍便有不少地方遭了雪災,好些人家賣兒賣女,也有外地逃難過來的。
李紈雖然心生憐憫,但她不是聖人,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一些事,除了施粥賑災,又收留了不少無家可歸的人到田莊上,不過為了安危著想,她收留的都是些走投無路的女人,孤苦無依的孤兒寡母,還有被父母賣
身的女孩子。
安穩下來後李紈也命人問過眾人的想法,有些帶著孩子的女人選擇重回故鄉,也有一些女人選擇重新嫁人,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了留下來,尤其是那些歷經苦難的女人和那些因為各種緣由被父母送去賣身換錢的女孩子,她們寧願在田莊待一輩子也不願回去。
對這些人李紈也沒有強求,願意回家的她都會送一份盤纏給她們,想留下便讓她們留下。
不過這些人雖然身世可憐,但李紈深知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從一開始便沒打算白供著她們,不論年紀大小,都讓她們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這兩年來幾處田莊上陸陸續續收留了不少人,如今算來也有百來個人了。
劉大娘尋思了半晌,也點頭道:「淡菊姑娘這個主意好,咱們田莊上年紀合適的女人和女孩子有不少,各人品性也都是知道的,那些手腳不乾淨,喜歡耍小心眼子的早已打發出去了,現今留下的都是老實本分,手腳勤快的,只要略加調理,教一些內院規矩便可以了。」
李紈點頭道:「你看著辦罷,只一樣,不必多伶俐出挑,性情老實本分的為上,另外再挑幾個手腳勤快,麻利乾淨又會廚藝的女人到廚上去,廚房也儘快收拾出來,預備著下次宴客。」
劉大娘答應了一聲,道:「奶奶放心,用不了幾日,一定料理得妥妥噹噹。」
又說了一會話,劉大娘便去了,李紈正打算繼續曬書,忽有王夫人院裡的丫頭來回:「舅太太來了,請奶奶出去請安。」
聞言,李紈答應了一聲道:「知道了,我換了衣裳就來。」
淡菊當即服侍李紈脫下身上的舊衣,夏竹也進來開箱籠取了見客的衣裳幫忙換上,卻是一件淡藍倭緞繡折枝玉蘭的斜襟褙子,腰間束著了湖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