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參觀學堂(第1/2 頁)
不知不覺,蕭成就來到了課堂前面,聽到裡面那國子監祭酒在那裡講解著課本。
蕭成聽到了一下,講得是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居然是左傳!”蕭成聽到之後,說道。
對於歷史,蕭成還是非常喜歡的,就是讀書的時候實在不喜歡課堂上的老師透過課件講課的歷史,更加喜歡一些其他人的講解。
尤其是一些人講的所謂的,千年國運之說。
夏商周三朝,這千年國運,以內外對抗,爭利於野。名亡於內,實亡於外。
這三個國家算是奴隸制國家,同時也是放牧為主的國家,農業僅僅只是剛開始而已,因為當時鐵器還沒有完全普及,所以耕地只是少部分地區而已。
為了穩定國家,三朝往往都是發動了邊境戰爭,透過掠奪獲取了大量的財富和奴隸。
同時,在新奪取的地區,設立諸侯,來控制地方。
也因此,這些王朝,往往不是在開邊,就是在開邊的路上。
但是如果一旦無法開邊,很快這些王朝就迅速陷入了內亂中,尤其是手下的諸侯們不再聽從共主的命令了。
所以,這個時候君王很快就成為了傀儡了。
尤其是戰國末期的東周君主,只能控制洛陽的附近地區了,甚至連名義上的王都沒有人認同了。
這秦到五代十國,這千年國運,以東西對抗,爭利於陸。名亡於外,實亡於內。
從秦朝以關中咸陽為都,一統天下之後,便開始了拉開了東西對立的序幕了。
咸陽之後的長安,往往是政治中心。周朝的洛陽,往往是經濟中心。
尤其是鐵器的發開,使得人民對於土地的開發程度更加進步了,由此開始農耕文明開始了。
從這開始,國力開始迅速增加,但是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出現了。
那就是種子的問題,在秦之前的中原地區,對於農耕程度是很低的,也因此對於種子的開發程度也很低。
但是西方早一步進入了農耕文明瞭,他們已經培育出了很多優質的種子,開發了很多物種來。
所以,漢朝就開始了不斷的西征,就是連同西方的世界,希望獲取更多的鍊金技術,還有大量優秀的種子。
由此開始中原人的餐桌上才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食材來,否則會出現大面積的饑荒,尤其是商周早期,因為糧食不足,導致大面積的人祭。
但是這個時期,國家很快對於土地發發開陷入了瓶頸之後,很快就爆發了農民起義了。
然後,迅速朝廷內部授權地方派系,很快就鎮壓農民起義了,但也放出了地方軍閥。
很快,一個王朝迅速陷入了軍閥混戰了。
這個情況,在漢末,唐末可謂是頻繁出現了。
甚至最後一個君王,就是被自己手下大臣給弄死的。
自宋到清末民初,千年國運,以南北對抗,爭利於海。名亡於內,實亡於外。
尤其是大運河的出現,連通了南北運輸,使得國家整個經濟形勢出現了逆轉。
運輸的便利,也導致了生產力的提升,尤其是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
從那個時期起,經濟中心也逐漸南移,最終確定在了南京地區。
政治中心也逐漸北移,確定在了北京地區了。
已次出現了南北對抗的局面了。
隨著陸地開發逐漸到達了瓶頸,還是朝著海洋的方向發展了。
但是因為這種國家體制之下,中央權力高度集中,地方派系很難有所作為了。
可是一旦海外貿易暫停,就會出現大量的危機,最終導致了王朝被覆滅。
就像是宋朝,元朝,明朝,都是被外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