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2 頁)
「您知道,我一直是很喜歡閱讀的。」路易說:「書籍能夠啟迪人類,探明思想,如同鏡子一樣照亮我們自身——您是知道理查三世的。」他看向蒂雷納子爵,蒂雷納子爵是色當公爵的次子,一樣接受過完整的教育,雖然十二歲就離家進入軍隊,但該學習的東西一樣也沒放下,他當然是知道理查三世的,「他是國王的次子,是國王的弟弟,也是國王的叔叔,他曾經三次與叛亂的大臣交手,在王位爭奪中始終如一地站在他的兄長愛德華四世這邊,他英勇善戰,思想敏銳,施政公正因此深得人民的愛戴,他建立了議會,造起了大學與教堂,頒布了對民眾有利的法律,還從蘇格蘭人手中重新奪回了被侵佔的領地……子爵先生,像是這樣的人,即便生前不是聖人,死後也是要封聖的,那麼,還請您告訴我,他最後是怎樣的一個結局呢?」
蒂雷納子爵當然讀過有關於這位國王的記載,若是路易直接責備理查三世乃是一個卑劣的竊國賊,他倒能以這位國王之前的功績來做辯解,但路易先行列舉了理查三世的善行,只問他的結局,以及這個結局的緣由,就不得不讓他感到為難,因為正如路易所說,理查三世在廢黜他的侄子愛德華五世之前,確實就如同一個聖人一般,他的德行無可指責,他的功勳不容動搖,與現在的孔代親王有著許多重疊的地方。
但要讓蒂雷納子爵如實地說出理查三世為何會遭受到那樣的命運,又如同逼迫他親自指責孔代親王一般——因為理查三世的兄長愛德華四世去世的時候,封他做了擁有攝政權的護國公,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有著北英格蘭的大片土地作為領地,無論在權勢、地位還是錢財上都已經無人可比,但當時還是格洛斯特公爵的理查還是生出了萬惡的貪婪之心,正如之前提到的,他設法收買了一個主教,聲稱愛德華四世與現任王后的婚姻並不合法,以此剝奪了兩個侄兒的繼承權,廢黜了愛德華五世,自己作了理查三世。
只是這樣得來的王位並不牢固,他曾經的兩個支持者,也就是白金漢公爵亨利·斯塔福德,與里奇蒙伯爵亨利·都鐸都起來反對他,在第一次叛亂中,白金漢公爵敗給了理查三世,並被斬首,但亨利·都鐸逃走了,並且與他的叔叔掀起了第二次叛亂。
在與亨利·都鐸的戰鬥中,理查三世的三個最親信的臣子,託馬斯·斯坦利(即第一任德比伯爵)、威廉·斯坦利爵士以及亨利·珀西(即第四任諾桑伯蘭伯爵)齊齊陣前倒戈,倒向亨利·都鐸,哪怕後者的繼承權並不如理查三世靠前,但他們還是這麼做了,以至於原本在人數與戰場上都佔有優勢的理查三世最後一敗塗地,甚至死在了戰場上。
雖然他到了最後一刻還在戰鬥,無比驍勇,但人們始終只譏諷地提起他最後的吼叫,也就是「叛國!叛國!叛國!……」
理查三世認為亨利·都鐸正是那個叛國賊,但事實上每個人都知道他才是真正的叛逆,他的屍體被赤露露地示眾,放在馬背上被運回來時候,還在一塊石頭上被砸到開花,他被葬在萊斯特的聖方濟各教堂,他所有功績都被一筆抹消,他的過往無人提起,他被人們稱之為最邪惡與最醜陋的國王,哪怕是最微小的缺點也被人放在口中反覆評說,擴張,哪怕這些人在理查三世在生的時候想要見他一面都不可能。
「他們是不一樣的,陛下。」最後蒂雷納子爵只能這麼說。
「有什麼不一樣呢?」
「親王殿下不是這樣殘酷的人。」
「理查三世也不是,」路易說,「您不是一個愚昧的人,所以我並不對您說什麼冠冕堂皇的話,我只能說,您看輕我只是因為我還是一個孩童,但子爵先生,能夠被人操縱的可也不單單只有孩童——您認為理查三世難道就沒有想要做一個磊落的人麼?難道他一出生就是個惡人麼?或者是地獄中爬出來的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