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第1/2 頁)
「原來如此,辛苦七弟了,唔,大司空既有不便,父皇想必也不好勉強,且不知七弟對此事有何見教麼?」李弘靜靜地聽完了李顯的描述,見李顯對此事沒有任何的評述,眉頭不由地便微皺了起來,饒有深意地掃了李顯一眼,語氣低沉地問道。
見教?能有啥見教好說的,早在來東宮的路上,李顯便已將全域性反覆推演過數遍了,並不看好李弘這等擺明瞭車馬與武后抗衡的作為——在李顯看來,武后的手腕不是李弘可以逆料的,此番李弘如此大張旗鼓地行事,又如何能瞞得過武后的耳目,遭到迎頭痛擊乃是必然之事,再說了,姑且不論高宗就是武后手中的一團泥,想咋捏基本上就咋捏,除非武后要公然造反,否則的話,就高宗那個懦弱的性子,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駁了武后的請求的,再者,從皇帝的角度來說,身為太子的李弘如此大規模地聯絡重臣,實是犯了大忌的事情,哪怕高宗不是個稱職的皇帝,卻也一準容不下這等行為,兩者一結合,李顯已可以肯定地說李弘必敗無疑,似這等必敗之局李顯又怎可能踏入其中?
「臣弟別無異議,好叫太子哥哥得知,臣弟如今習武正在緊要關頭上,其餘諸事怕是無暇顧及了,還請太子哥哥海涵則個。」李顯既然已決定不參與其事,也不打算上李弘的船,這便乾脆無比地推脫道。
「嗯?」李弘顯然沒想到李顯會這麼回答,不由地便愣住了,狐疑地看了看李顯,見其面色平靜無比,絲毫看不出破綻,心裡頭不由地便是一沉,張口欲言,卻又強自忍了下來,環視了一下左右,一揮手道:「爾等全都退下。」
「諾。」
太子既已下了令,王德全等侍候在殿中的宦官宮女們自是不敢怠慢,各自躬身應諾而去,空曠的大殿裡就只剩下小哥倆單獨而對。
「七弟,為兄知曉你是個聰明人,該知一箸易折、十筷難斷之理,古人云: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今事大有可為,為兄亟盼七弟能助為兄一臂之力,事若諧,為兄自非吝嗇之輩,七弟該是知曉的。」兄弟倆沉默對峙了良久之後,李弘率先打破了死寂,言辭懇切地說著,動容間頗見真性情。
道理是如此,可惜事情卻不是像李弘說得那麼容易,對武后那等人物,要想一下子扳倒幾無可能,只能是從細微處一點一滴地著手,積小勝為大勝,妄圖一口氣吃成胖子,其結果只能是自個兒撐死,在李顯看來,李弘真要對付武后,絕不能一味地死盯在武后身上,而是必須先剪除其羽翼,而後再徐徐圖之,若不然,必敗亡無地,當然了,也不是說就完全不能在武后身上著手,但卻只能偶爾為之,從去歲到如今,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先是詔獄案,接下來又是請諡案,沸沸揚揚地沒個完了,別說打草驚蛇了,簡直都已將武后打疼了,在這等情況下,武后焉能不出手反擊?就武后那個性子,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那一準是山崩地裂,李弘顯然不可能抵擋得住武后的怒火,李顯自然沒有理由去當殉道者,正所謂大丈夫行事,當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在力不能支的狀況下,自然是明哲保身來得要緊了的。
「太子哥哥言重了,臣弟乃魯鈍痴愚之輩,實難當大任,今習藝未成,更是百無一用,太子哥哥的厚愛臣弟實愧不敢當。」任憑李弘說得再深情,奈何李顯心中早已有了定見,自是不會為之所動,毫不猶豫地推辭道。
「七弟,你……」
見李顯軟硬都不吃,饒是李弘性子好,卻也不免動了氣,豁然而起,叉指著李顯便要喝斥,可話到了口邊,又覺得不妥,不得不強行收了回去,語塞之餘,怒容滿面。
「太子哥哥,您用過豆腐麼?」
這一見李弘氣急,李顯心中不免有些歉然,畢竟一向以來李弘對李顯一直都很照顧,兄弟間的感情還是在的,再說了,李顯也不想李弘倒得太快,這便略一沉吟,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