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續資治通鑑綱目(第1/3 頁)
汪舜華沒聽說過《寰宇通志》,不過還是很捧場的恭維了幾句,畢竟在古代,修書是盛事,不僅是文壇盛事,也是太平盛世的重要體現。但凡有點追求的皇帝都會琢磨著編點書流芳後世,顯示自己有學問,有本事。
景帝很快下旨,命經廠負責刻印。
但高興過後,還有其他的事情需要處理,最近天災頻繁,水旱相仍,敕內外諸臣修省;隨後又命宋儒周敦頤十二代孫冕為翰林院五經博士,仍還鄉奉祠事,子孫世襲。
五月,廣西桂林府發生瘟疫,死二萬餘人;湖廣黃梅縣同樣瘟疫流行,有一家死三十口,計三千四百餘口;全家絕滅有七百餘戶。
六月初,太上皇的萬貴妃為他生下第七子見浚,此前,林叔妃生下皇五子秀王見澍,周貴妃生下第六子崇王見洛;萬貴妃還生下皇五女廣德公主,魏德妃生下皇六女宜興公主,林淑妃生下皇七女隆慶公主;此外,其他妃嬪也相繼生下四子五女,只是不滿月就夭殤,未能序齒;五月裡,淳安公主也歿了。
太上皇從最初的心痛、難受,到現在已經麻木、淡然了。
只是看著漸漸長大的長子,心裡到底不忿:這個南宮,實在太狹小憋屈了,憋屈到讓人發瘋。
我一定要回到紫禁城!
太上皇不想等,景帝自然更不想等。
汪舜華也不想等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今年是鄉試的年份,命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劉儼、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編修黃諫為順天鄉試考試官。不料發榜之後,因大學士陳循之子陳瑛、王文子王倫皆不中。
八月二十八日,陳循等彈劾其校閱不公,請如洪武間治劉三吾等罪之並重新開科考試例,欲藉此置其於死地。
景帝詔命禮部會同大學士高谷複閱。取已考中之徐泰等,有優於瑛、倫者,有相等者,亦有不及者,惟第六名林挺硃卷無評語,亦無私弊,應以疏忽論處。
高谷對景帝奏陳:大臣子弟與寒士奔進已不可取,況且他們又不安於義命,竟然欲藉此加罪於考官?景帝欲兩全。
九月,賜瑛、倫為舉人,準來年一體會試。已中之舉人惟黜林挺,其他均不再議。於是六科給事中請論陳循、王文之罪。張寧上疏謂:宋朝範質為相,其從子求奏遷秩,範質作詩戒之,以此比之陳循、王文,賢不肖何如?況應試者千八百餘人,而中式者一百三十五人。倘一概援例幹進,豈不敗壞科舉之制?請治陳循、王文之罪,仍將陳瑛、王倫照不中發回原籍。
這時高谷亦請致仕,景帝慰留,仍原宥陳循等而不問其罪。王文字來為高谷引薦,自從入閣後,卻與陳循黨比。高谷持正不阿,多次為陳循、王文所排擠。由此閣臣之間益不相協。
汪舜華聽說了這件事,簡直有點目瞪口呆:因為兒子沒考中就跑去彈劾考官,這嘴臉也太難看了吧?要知道幾十年後,除非楊慎那樣的天才級別,其他高官子弟考中進士都是要被罵死的;現在不說這個,僅僅因為你兒子沒考上就認為考官徇私,那麼考上了又該怎麼說呢?
當然現在她沒心情管這事,景帝也只是壓著火而已。
左僉都御史徐有貞奏京畿及山東自七月大雨起,至於八月諸河水溢,雖高阜亦有丈餘,堤岸衝決,民田廬渰沒,商舟船漂溺者無算。幸新造水門一帶堤堰無患,其衝決不甚害者,臣已率有司督工修理。
景帝批覆了他的申請,要求儘快完工;隨即得到訊息:應天並直隸太平等七府州蝗;獨石等處又奏報胡騎約有千餘近我邊境;隨後又報九月初九日,太陽無光,色紅如血,薄莫太陰色,亦紅近者;陰霾連日不散,此殆囹圄冤滯,未雪之所致也。景帝遂下詔:上天垂象,實由朝廷政多乖失,朕已深自修省,屢敕法司平反諸獄,其猶有逮問未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