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第1/2 頁)
要知道,康熙處罰索額圖兄弟三個之後,大約半年多的時間,赫舍裡一門恨不能徹底絕跡於紫禁城,如今又殺回來了?
「先盯著,」胤禔看著秦吉了:「還是那句話,你去買訊息,混個人緣,不準輕舉妄動。」
「奴才明白。」
秦吉了最大的優點是聽話,所以這種事胤禔放心交給他,橫豎不用他安排什麼事,只管聽就是了。像全都也夠忠心,但是他會自己想事。胤禔要交代他做什麼,就得把前因後果講明白,否則就很難辦。
「阿哥,奴才師傅顧總管已經將那些女人安排好了,師傅說,若是阿哥覺得哪個好,留在阿哥所也可以。」全都道。
胤禔將手擺成了螺旋槳:「千萬別,我這地方還有學士過來講課,還有老三、老四跑過來,看見成什麼樣子了!」
全都動動嘴,最後才道:「阿哥,奴才多句嘴,敬事房已經幫您挑侍候宮女了。」
「……」胤禔最後道:「那就再說吧,反正這一批,就讓她們做宮女,安安生生的。或者將來我開府,帶出去也可以。」
「是。」
這一趟蒙古走的很值得,敲來不少好東西,還有蒙古弓和蒙古馬。因為之前康熙賜給胤禔那匹馬死了,這次皇帝特別交代,上駟院給大阿哥尋兩匹好馬養著。
至於胤禔帶回來的禮物,讓他分給阿哥所的老三、老四,太后那裡的老五。老五之後的阿哥就沒有送弓箭這種殺傷力武器,只是皇帝下令將進貢的皮毛分了一些。
至此,這一趟就算結束了,胤禔的生活恢復到了日常狀態。
宮中很平靜,朝廷上卻頗為喧鬧,年初順天府鄉試結束,康熙皇帝查閱試卷和中舉名單的時候,發現徐乾學的兒子徐樹屏、侄子徐樹聲都在榜上。
而康熙在調閱全國鄉試、會試名單的時候,居然發現,名單上錄取的南方人絕大多數出於江浙,還有一部分出於其他地方。
湖廣、江西,福建數地居然無一得中,康熙盯著名單,馬上想起了前朝貫穿始終的南北科舉之爭。這樣下去不行,皇帝開啟湖廣巡撫的密奏,上面寫著湖廣學子群情激奮,要去學政那裡要個說法。
皇帝心知,讓那些江南官員在朝,尤其讓他們做學政,這種情況在所難免。可不能不用他們,為了平息士子們的怒火,也不能將他們扔出去。只能小懲大誡了,徐氏兄弟,康熙想著,皺起眉毛。
這日南書房侍讀們聚集,康熙已經漸漸將議政王大臣會議變成一個純粹的、鬆散的討論機構,完全隨著皇帝的需要而召集,然後由皇帝許可而下達命令。
真正為皇帝提供參謀的是南書房,康熙就在南書房對高士奇、朱彝尊等人提起了科舉之事。
高士奇就道:「徐氏書香世代,姻親人等也是名士,科舉上佔優並非不可能之事。臣以為,冷一冷,這件事就下去了,再說哪怕處置相關人等,湖廣贛閩的學子一樣要等下次鄉試。」
康熙不置可否,問朱彝尊,朱彝尊卻三緘其口。皇帝心下懷疑,等到高士奇去翰林院忙著給庶吉士上課之後,朱彝尊才對皇帝說道:「方才高學士在此,臣不想讓他覺著,臣掃他的面子。」
這個原因康熙也知道,前段時間,翰林學士牛鈕狀告朱彝尊帶人進入書庫抄書。然而康熙詢問調查之後,朱彝尊只是記錄書名,讓一個小太監幫忙找書罷了。牛鈕平素和高士奇走得近,這一番難保沒有高士奇的手筆。
「那,先生現在請說罷。」康熙對這些學士一向客氣。
朱彝尊欠身道:「請皇上恕罪,臣以為,高學士替徐家著想,是全了他們的交情,這是人之常情。可作為人臣,應當為朝廷、為皇上著想,哪怕學子們要等待下次鄉試,這一次朝廷不給出一個解釋,學子們只會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