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8毛一張的書法作品(第1/2 頁)
“一尺就要八塊?”張路顯然沒有想到:“現代畫家的作品也這麼貴,這麼大一幅畫,得多少錢啊?”
這一會,他與江山同時站在一幅畫的面前。
入眼漫山紅楓,上書“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和周圍一眾水墨條幅相比,這一幅的確稱得上是與眾不同。
尤其是在畫的右下角,貼著一張“齋藏品”的標籤,灼得江山滿眼霞光。
說起這幅日後成交價為18億的畫作,江山太瞭解了。
《萬山紅遍》是當代作家李可染的大作。
當時他陸續以這個主題創作了七幅,根據後世成交年代的早晚,成交價也各不相同。
但,大都在億元上下,落得錘。
不過,說起這幅《萬山紅遍》就有點意思了,這是李可染第一幅畫稿超過他師傅齊/白石的作品。
當年送到榮寶齋寄賣,大掌櫃給出了80元的稿籌。
開心的李可染,好幾晚都沒睡著,因為當年齊老的大作才賣10元一尺。
黃賓虹更慘,在這館裡只值8元一尺。
聽起來,已經便宜的不像話了。
可在52年時,賣一塊錢一張都無人問津,還是傅雷實在看不下去了,才買了兩張。
結果給黃賓虹樂的,又送了十幾張給傅雷。
走在前頭的工作人員,繼續走一路介紹一路:“蔣兆和8塊一尺、王雪濤12塊一尺、陸嚴少8塊、劉炳森八毛一張……”
江山越聽越覺得離譜,怎麼有種在布料商店,扯布的感覺。
他終於停下了腳步,牙一咬問出了一句:“這八毛一張的書法作品,出售嗎?”
不出所料,工作人員笑著搖了搖頭:
“這些展品有的是館裡收購的字畫,有的是榮寶齋暫時存放在這的收藏品,都是不可以對外出售的。”
江山死心了,他笑著點點頭:“原來如此。”
這會再想想,難怪這一會羅中立、陳丹青他們組團去畫小人書了,是比畫畫值錢。
要知道,現在江山自己畫得小人書,都比這翻了倍的值錢。
但內心卻在翻江倒海。
就是這些當下,死也不肯買一張給自己的字畫,等到了1981年卻又勸著許化遲全部拿下。
後世總說這筆買賣,是許化遲見不得它們流入國外才出的手,其實是歷史博物館自身經營不善。
1979年,博物館專設了一間展廳,面向外賓出售近代畫家的作品。
生意相當慘淡。
不但沒賺到什麼外匯,還得到貼每位三塊錢的招待費。
實在無法維持下去了,就放出訊息準備處理一批沒什麼價值的字畫。
奈何越是賤賣,越無人問津。
只有家裡開畫店的許化遲,過來諮詢了幾次。
他原本只是想在館庫中挑幾幅臻品,卻被博物館勸道,一起買、折上折。
再三考慮後,許化遲頂著家裡的壓力,變賣了幾處房產,湊齊了20萬的畫款。
棺材大小的箱子,一共裝了六箱。
臨走時,還被館長提著一捆書法作品追了上來,請他幫忙也買下一起帶走。
沒辦法,許化遲只好又掏了100塊錢買下。
那些,正是江山剛剛瞧上的8毛一張的書法作品。
只這一捆字,許化遲從94年的一千元一張,一直買到02年的4萬一張。
其實,江山倒沒有其他想法,他只是單純的喜歡而已。
誰都知道,他有一個喜歡臨摹的好習慣。
走了一圈之後,江山終於找到了黃賓虹的大作,這是他最喜歡的一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