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轟天雷過黃河(第1/2 頁)
但李繼岌懂。
李繼岌的想法不一樣。
兗州與濮州隔河相望(韓胄的治所在今濟寧,但轄區可不是現在的濟寧),如果子弟軍現在一鼓作氣,渡過黃河,佔領兗州,對將來攻取整個山東、河南,意義非常。
救不救張萬進,倒是無所謂。
但這個重鎮,必須擁有。
軍帳內,李繼岌與團以上將領議事。
李繼岌說道:“我軍前往兗州,要緊之處一個是過河的戰術安排,如何減少傷亡,上岸後,如何排兵佈陣。
大家知道,我們的子弟軍成本高昂,死傷不得;
另一個是後勤,船從哪裡來?要不要船工輔助。”
在座的有誰呢?
軍長周光輔,兩個師長李從重和李彥圖,親衛石敬瑭和李紹榮。
李彥圖說道:“黃河以北的河東、河北與黃河以南的河南、山東之間,有三個渡口:黎陽(今河南中某縣,古稱官渡)、濮州(德勝渡口,宋朝稱澶州)和楊劉(今山東東阿楊柳鎮),兗州在濮陽正東,恰在濮陽與楊劉之間,構成一個黃金三角地區。
如攻取兗州,便可在黃河南岸控制兩個渡口,其利甚大。”
李繼岌皺眉道:“你想說什麼?”
李彥圖見李繼岌不悅,硬著頭皮道:“末將只是想強調兗州戰略意義重大,即使有所傷亡,也是可以接受的。
自古征戰難免傷亡,世子如太過愛惜軍士,那是沒辦法打仗的。”
李從重是子弟軍的創始人之一,那些士兵可是他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甚至大部分都能叫上來名字,自然與李繼岌感同身受。
李從重說道:“子弟軍悍卒培養不易,不能與普通軍士相比。
世子的意思,就是要在戰術上想辦法,不要硬打硬衝。”
李紹榮是猛將,自是覺得麻煩,說道:“我們就在濮陽渡黃河。
尋找小船,將士們用陌刀划槳,快到河岸時拿轟天雷打頭陣,梁軍必然抵擋不住。”
石敬瑭也補充道:“李師長的辦法可行。
在船上時,士兵頭頂盾牌或木板,抵擋對方的箭矢即可。
到了河岸灘塗,再扔出轟天雷。”
周光輔說道:“我們可以同李副總管(李存審)一起渡河,每條船上安排我們轟天雷的投手五人,其他士兵保護。
到岸上後,轟天雷投手衝陣。
只要佔領岸邊,我們的重灌騎兵就可快速過河,然後衝殺。”
李繼岌說道:“辦法是不錯,但以他人保護投手,那不是把別人當炮灰嗎?怕是李總管不高興。”
其他幾個人相視一眼,很詭異地笑了笑:你看著辦!
李紹榮卻說:“我去找李總管說!”
對於李存審,那是河東支柱之一,李繼岌可不敢託大,便決定與李紹榮一起去找李存審。
聽到李繼岌的想法,李存審沉吟半晌,說道:“世子此計可行,但過河後,還請世子留下一隊人馬,鎮守德勝南城。
因德勝深入梁賊腹地,背靠黃河,三面皆敵,如不借助轟天雷,此城斷不可守。”
雙方商量妥當,立即開始準備,南渡黃河。
過了幾日,大軍在德勝北城集結,人喊馬嘶,糧草輜重堆積如山。
看著子弟軍身上渾然一體的板甲,還有腰間的轟天雷,李存審的兵士們指指點點:“看看人家的甲冑,再看看咱的,簡直是乞丐跟土豪的區別啊!”
又有人說:“關鍵是咱還得保護人家,咱的命不值錢!”
“你說的對,人家子弟軍的兵每個月一兩銀子呢!”
“草,兒子比老子還有錢,這到哪兒去說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