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第1/2 頁)
同樣在她坐下後,臺下也爆發了一陣掌聲。
接下去是攻辯環節。
在這一方面,明雪相信自己隊的二辯三辯,他們的稿子完全互通,並且在攻辯時及時劃出重點,節奏跟得很快,還把對方幾個專業上的誤區給挑了出來,當場讓對手貽笑大方。
明雪沒發言的時候,就一邊聽著做筆記,一邊看對方幾個辯位的臉色。
一辯明顯帶著敵意看人,甚至很有憋不住想發言的衝動。
二辯似乎不太跟得上節奏,以至於表情有些懵。
三辯則全程臭臉很不耐煩,甚至瞧上去有點拽。
四辯還未發言,卻已經默默在搖頭了。
所以在主席請各方一辯做攻辯小結時,明雪的氣勢跟陳詞明顯比對方一辯要佔不少優勢。
由此,她信心也大漲。
到了最有看點的自由辯論環節,雙方輪流發言觀點後,對方一辯終於憋不住,私下搶了二辯的稿子,直接抨擊出最犀利的問題。
「請問對方辯友,既然你們覺得未成年人保護法不需要改善,那你們學習法律難道就是為了默守陳規嗎?現實中多多少少未成年人受到傷害的慘案,並非保護法保護不了他們,而是保護法保護了不該保護的人。二十年前的冤案到現在都可以翻案,就是因為法律制度在不斷改善,這難道不是讓每個社會公民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場下的同學們也能更加平心靜氣地聽我們辯論的原因之一嗎?來,以上。」
場下瞬間爆發出喝彩聲。
明雪手中正好有應對這一問題的回擊。
沒等她身邊的二辯三辯上,她自個就搶先站了起來。
「對方辯友既然知道我方都是學法律的,就更加不應該站在專業知識不足的制高點上隨意做出指責。我方覺得未成年人保護法不需要改善,是遵照我國目前對未成年人保護法持同一種觀望和存疑態度,它需要完善的參考流程,並非一個強制的主觀意願就能達成見效,希望對方辯友熟知法律後能清楚這一點。並且對方辯友總是以別的冤案為例,冤案和保護法能相提並論嗎?難道對方辯友實在無力反駁我方觀點才偷換了概念嗎?另外對方辯友還強調國泰民安,難道未成年人保護法如此所向披靡,它能代表全國所有法律嗎?保護法不能改善,就會影響大家的生活了嗎?可畢竟大家出生的時候,保護法還是原汁原味呢。謝謝,以上!」
場下再度爆發連番喝彩,甚至多持續了幾秒鐘。
明雪坐下以後,對方三辯也立刻站了起來。
他似乎懟上了明雪,講了一通之前重複的發言,車軲轆來回說,最後倒打一耙指控她偷換概念。
明雪只得在他坐下的時候也緊跟著站起來,繼續懟回去,並且她覺得他的話辭比較無厘頭,還不如一辯那個女生來得專業。
但是連續被懟兩次以後,明雪就明白了對方的用意,那人根本就沒有好好在打辯論了,而是專門激她起來發言,然後坐在對面似笑非笑地看著她。
明雪心知對方已經是一盤散沙了,也就不上趕著追擊了,將剩餘的機會全部留給隊友去回擊,而她如非自願,不會被脅迫著必須起來回答問題。
最後兩方做總結陳詞時,崔瑩瑩在躺贏的基礎上也不甘示弱,在話辭中又給了對方一個壓倒性打擊。
陳詞完畢後就是觀眾提問,緊接著就是評委老師點評賽況。
許昀郡點評時,他很客觀地提了兩方在觀念碰撞時,有哪些欠缺的點以及激進的點,又挑了各方的優勢講,重點還誇了辯論很精彩,然後把話筒遞給下一個老師了。
明雪先前進入打辯論狀態後,就沒有再往許昀郡的方向看去。
如今往臺下瞧,他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