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第1/2 頁)
荷華很喜歡他。
那時喬松還未被送到秦皇面前, 唯有荷華常伴秦皇身側。秦皇憐她年幼,政務繁忙之時便會將女兒送到長子那邊去。
於是扶蘇空閒之餘,便帶著這位特殊的妹妹在鹹陽遊覽, 也會教她認字讀書。
其實荷華生自傳國玉璽, 此身與華夏相通, 她自然而然便能知曉這片土地上的文字與歷史。
但她從未告訴扶蘇。
荷華將與華夏同在, 而人族壽命不過百年, 因此她很是小心翼翼地珍惜著與父兄相處的時光。
後來有臣子獻上了隨侯珠, 這顆原屬於隨侯的千金明珠在觸碰到始皇帝的一瞬間化而生靈。始皇大喜, 和氏璧與隨侯珠相繼生靈, 他認為是上天證明瞭他當真是受命於天的帝王,便依照《詩經》為其取名為「喬松」。
「山有喬松, 隰有遊龍」的喬松。
從秦皇下意識的取名習慣來看, 他是極為重視自己的長子扶蘇的。他希望扶蘇能成為自己最優秀的接班人, 是以對其十分嚴厲。
然秦皇崇法, 扶蘇卻重儒, 這對父子常常會因為觀念不同而不分場合大吵起來。
荷華與喬松坐在案上, 看過父皇摔了無數竹簡,破口大罵長兄,說他膽大包天, 說他逆子。
也見過兄長黯然地撿起地上的竹簡,慢慢替父皇收拾好它們,卻從來都犟著那口氣,死活不肯低頭。
父皇認為自己是絕對正確的,兄長也認為自己的想法沒有錯。
君與臣,父與子,二人的關係越來越僵。
但荷華知道,饒是最後因為扶蘇反對秦皇大肆坑殺術士,秦皇大怒之下把扶蘇發配上郡,要他協助蒙恬修長城以及抗擊匈奴也從未想過要更換繼承人。
荷華那時留在鹹陽等兄長回來。
也正是那時,九州鼎找到了她。
九州九鼎都分散在華夏大地之下,陣眼則留在泗水。祂身兼數職,化形不易,移交權柄後便匆匆離去。
那時荷華念著自己的名字,經由洗禮後長成了十三四歲的少女。
驟然得知九州結界這等秘辛,荷華難免震驚,而九州結界反饋給她的這一代命定者,正是她的兄長扶蘇。
而非她最初以為的秦皇。
那之後,便是她兄長得知自己的責任後從容赴死。
此後天上地下、碧落黃泉,再無公子扶蘇。
荷華與喬松在秦覆滅之後陷入沉睡,等待著下一代命定者將她們喚醒。
這段敘述不是很長,也足夠讓李昭明瞭解情況。
「等等,既然結界皆繫於九州鼎與寶蓮燈之上,萬一祂們出問題了呢?」李昭明問道。
寶蓮燈且不提,好歹是神祗手中寶物,九州鼎雖是大禹所鑄
這一代一代的,就沒想過若是祂們損壞,九州結界要怎麼辦嗎?
李昭明想到這裡,忽而發現對面的李建成目光稍稍移到身側面容沉靜的少女身上,頓時有了答案。
「那便由朕與喬松接替。」嬴荷華平靜道。
她從九州手中接過華夏權柄,自然也接過了責任。若前代損耗,那便由她代替九州鼎,隨侯珠代寶蓮燈。
靈族生於這片土地,自然也要守住這裡。
李昭明咂咂嘴,這可真是猶如宿命般生生不滅不得解脫啊。
「哦,那這一代命定者就是你咯?」
到這裡,他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想來這個世界的自己便是這個原因,才早早與親友疏遠。
如此,他日分別之時,才不會有什麼不捨。
「正是如此。」李建成道:「我幼時隨父親前去洛陽赴宴,於那時見到荷華。」
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