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第1/2 頁)
大太太這一回倒也沒哭得太過厲害,雖說眼淚是抹了不少,但心裡並沒太慌亂,和五年前丈夫去世時的感覺真是天壤之別。倒不是說錢氏是她婆婆不如丈夫親的緣故,主要是現在大房已然是朝哥在當家了。兒子有了功名在身,已不是從前那個毛頭小子了。他做事穩重為人成熟,且已說定了一房親事,已然代替錢氏成了大太太如今最大的依靠了。
再說她的兩個女兒,一個入了宮生了公主,如今也是有封號的嬪妃了。另一個女兒婷娘就嫁在京城,平日裡偶爾也能回家來小住一段時候。她最近又有了身孕,對大太太來說,幾個孩子都已長成,且有出息,她就算靠著二房日子過得苦點兒,心裡也不像從前那樣沒著沒落了。
至於二老爺和二太太,經歷了這大半年的起起落落後,雖然心裡略感遺憾,卻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了。二老爺立即上表皇上丁憂,皇上也沒留他,爽快地準了。回來後二太太不免有些擔心,沖二老爺道:「皇上連留都沒留你一下,你看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
二老爺心裡也有點煩躁,直接打斷了她的話頭:「眼下想這些都是無用,如今我在朝中也有了一些故交摯友,三年後回來格局未必會變得太大。再說慬嬪娘娘還在宮裡待著呢,只消她到時候在皇上耳邊多多提我幾句,皇上便不會忘了我。更何況有一樁事情你別忘了,咱們家寧娘眼看就要嫁進誠親王府了,將來若能得楚家一臂之力,還愁我回來後皇上會不記得我嗎?」
一說到這個二太太就有些發愣,她已經好長時間沒把心思放寧娘身上了。自打修哥寫在了她的名下,當鋪也交還給寧娘後,二太太就斷了與寧娘斗的念頭了。如今她的這個繼女,還有什麼把柄能讓她握在手裡的?她翅膀已然硬了,再不必看自己臉色過活了。
二太太有了這個想法後就把心思會轉移到了瑩娘身上了。按她的想法寧娘隨便挑一戶差不多的人家嫁了便可以了,倒是她的瑩娘得好好挑一挑。她那一雙眼睛跟徐氏一下,就放在楚家兩兄弟身上了,只是這麼久以來一直找不到結交的門路,眼下聽二老爺舊事重提,才重新想起這一茬來。
「怎麼,難不成那四公子還真打算娶寧娘為妻?」
「那是自然。去年皇上加開恩科,他便下場應試,已然中了舉人。今番春闈他是必定要下場的,依我看這論這回中與不中,他都會上門來提親。寧娘年紀已然不小了,再拖下去可真要成麻煩了。我如今只盼著她的婚事順順利利的。她若能攀上楚家這門親事,對後頭瑩娘琳娘她們都有好處,將來說親時都能說高一頭。你也聽我一句勸,別把到手的東西不當回事兒,整日裡肖想那些水中月鏡中花的。你以為誠親王府的門檻是這麼好邁的嗎?要憑你的手腕把瑩娘塞進他們家,只是痴人說夢罷了。倒不如抓住眼前四公子傾心寧娘這個機會,先把她嫁好了,瑩娘自然也能有好人家。就算嫁不進楚家,南國公府、順義伯府,或是中通侯府的,這京城的勛貴人家多了去了,你還愁瑩娘說不上好人家嗎?」
二太太原本一門心思想攀楚家這根高枝兒,眼下聽二老爺這麼一點撥,倒也有點撥雲見日的味道。自家老爺剛才提的這幾家公侯之家雖不及楚家顯赫,但也是朝中數一數二的人家了。到時候他們家若是有兩個女兒同這些人家攀了親,加上慬嬪娘娘在宮裡的地位,何愁前程無望。
再說現在錢氏一死,瑩娘三年不能說親,急巴巴去攀楚家已然是晚了,倒不如等三年後再說,雖則那時候瑩娘年紀略大些,但只要寧娘嫁得好,慬嬪娘娘也爭氣,瑩孃的婚事必定不成問題。
只有一樁事情二太太心裡也沒底兒:「可如今楚家與咱們家連婚事都沒說成呢,母親又突然過世,寧娘與四公子的婚事如何能成?王爺王妃怎麼肯應,別到時候又是一場空歡喜。」
二老爺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