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第1/2 頁)
劉宏被說服了,封董卓為破虜將軍,輔佐張溫。
但這似乎也沒有什麼用處。
與眾多謀士猜測相同,九月傳回張溫初戰敗北、痛失三郡的訊息。而邊章、韓遂的實力進一步擴張,軍中人數也成功突破十萬。
滿朝皆驚。
就在朝堂上下不安之際,幷州以北的胡族蠢蠢欲動,舉兵五萬入侵併州邊關。
百官大驚失色,請求天子派人出兵幷州解決這個難題。
至於人選,皇甫嵩是不可能,張溫、孫堅等人又去了涼州平叛戰亂,曹操等人在繳納修宮錢時憤怒辭官,朝中能撐起來的,唯有國師糜荏。
於是劉宏拜糜荏為執金吾,領兵出征胡族。
第六十二章
收到這個訊息, 糜荏還有些意外。
先前因為張讓告發他在民間的威望,劉宏忌憚將他喚去質問,他便以退為進辭官。如今雖是官復原職, 但他知道以劉宏心胸, 一定對這件事留下了一點陰影。
平日裡或許沒什麼,還是那般依賴著他,但夜深人靜時這個傳言一定會悄然翻覆、炙烤著他的內心。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不可能再放任糜荏領兵出征。皇甫嵩兵敗涼州, 而劉宏派遣張溫領了不少人前去, 隻字不提糜荏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幷州又亂, 這令原先就不安的朝臣們愈發惶恐。
叛亂的屠各胡是匈奴的一個大部落, 曾為漢驃騎將軍霍去病所敗, 整個部落投降大漢,徙置涼州與幷州的五郡塞外, 成為大漢的五屬國。
這支部落與朝廷關係不錯, 又居於邊關之外,不僅能替大漢防備遊離於草原上的北匈奴,更能為朝廷飼養馬匹。用於戰場上的馬, 大部分出自於他們部落。
其實早在兩年前旱災時候, 屠各胡就開始騷動起來。當時幷州刺史張懿見狀不妙, 請求朝廷遣送糧食,由此壓下了他們的動作;後來黃巾軍起兵, 屠各胡部族首領雖有意動,但還是按捺下去;後來又起&ldo;修宮錢&rdo;的事, 他心中對漢帝劉宏的不滿與日俱增。
如今涼州兵反, 羌人兵進美陽郡, 這與他們所居住的北地只相隔了一個安定郡, 屠各胡的首領哪裡還能泰然處之。
他與族中主事之人合計了一下,果斷假意入關拜訪幷州刺史張懿,而後一狠心捅死了這倒黴的刺史,佔據西河、上郡,不斷引兵南下。
一旦涼州叛軍攻破司隸西邊的園林、屠各胡攻破司隸北邊的河內郡,完全暴露在兩方勢力、被夾擊的京洛將再無還手之力。
這樣的為難時刻,朝中大部分人總算放下了成見,請求劉宏派遣國師糜荏出兵平復屠各胡的叛亂。
‐‐他們也不想看到糜荏勢力再大,想讓天子派遣別人啊。但修宮錢政策一出,朝中不少人諸如曹操、袁紹等人都棄官而去,這不是沒人了嗎?
劉宏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他心中百般不情願,在朝堂上連連發作,無能狂怒了好幾日。瞧著屠各胡南下的戰報催命一般飛到手裡,到底發覺還是小命更重要一點。
只好心情複雜地將糜荏提拔為執金吾,令他三日後領兵七萬北上平亂。
這七萬人馬是為涼州叛亂準備的,如今正好用以解決幷州叛亂,節省了徵募士兵的時間。
等退了朝,劉宏將糜荏喚去內殿。他很想問問糜荏,將來會不會像張讓、夏惲幾人一樣背叛他,卻又不敢問出口,始終顧左右而言他。
糜荏看出來了,微笑道:&ldo;陛下可是想問微臣,此戰我軍能否取得勝利?&rdo;
&ldo;陛下不必擔心這些,&rdo;他條理分明道,&ldo;您是天子,從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