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第1/2 頁)
司徒崔烈進言道:&ldo;陛下,目前國庫空虛,我軍並無餘力平叛涼州之亂。是以微臣認為應該放棄涼州,任由叛軍佔領。&rdo;
這話一出,無數朝臣應和。
唯有議郎傅燮厲聲道:&ldo;陛下,微臣反倒認為斬了司徒,天下才能安定!&rdo;
聽聞此言,滿朝皆驚。
崔烈更是被嚇了一跳。他狠狠瞪著傅燮,怒髮衝冠:&ldo;議郎緣何竟會有如此險惡的想法?難道涼州之亂是微臣挑唆授意的嗎?&rdo;
糜荏看了這位自楊賜辭官後上任的司徒一眼,沒有說話。
事實上,這位新的司徒也是經過賣官粥爵、花費總計五百萬錢,借劉宏傅母程夫人之手買下官職的。
‐‐在去年要求百官繳納&ldo;修宮錢&rdo;後,朝中賣官粥爵愈發猖狂,就連三公都明碼標價。原價是一千萬,崔烈僅以半價買下,劉宏還有些後悔,幾次感嘆賣便宜了。
大概是買官之故,他自覺與糜荏有共同話題,時常去往天師監尋找糜荏閒聊。美其名曰&ldo;談論政事&rdo;,其實是向他尋求扭轉名聲的辦法。
要知道,如今透過買官入朝的官吏已不下三十人,唯獨只有糜國師不受其害,反被天下推崇。他若能學到一丁半點,豈非也能享受他人交口稱譽?
雖然糜國師的所有事跡早就傳遍整個京洛,無數文士寫文章記載稱讚他,他也閱讀過不少,但糜國師能令士族如此推崇,一定有不為人知的原因!
糜荏自然知道他的目的,只是從他的隻言片語中猜到這人的政見與自己不和,因此淡然以對。
今日之見,果真如此。
支援崔烈的官吏們很快與傅燮辯駁、爭執起來,整個朝堂一片轟然,聽著令人頭疼。
劉宏重重拍了他面前的案幾,將幾份奏摺砸到為首的幾個人身上:&ldo;都給朕住嘴!&rdo;
滿朝文武噤若寒蟬。
自從年初遭受驚嚇重病之後,劉宏的身體並未好轉,反而每況愈下,脾氣也就愈發暴躁。
他用陰桀狠戾的眼神掃視過朝臣,最終喘了口粗氣,定格在一旁傾身而立的糜荏身上:&ldo;糜愛卿,你說!&rdo;
&ldo;是,陛下。&rdo;糜荏躬身道,&ldo;臣以為,傅議郎說的對。&rdo;
他淡道:&ldo;涼州是我大漢與西方諸國的往來要道,並擔負著守衛邊關的重任。高祖平定天下時,令酈商前往佔領隴右;武帝開拓疆土時,又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由此切斷匈奴進攻我大漢的右臂。【1】&rdo;
&ldo;今日叛軍謀反,放棄涼州,任由胡人佔據當地種植畜牧,強兵壯馬、堅實鎧甲;明日烏桓入侵,再放棄幷州、幽州二州,得一夕安定。&rdo;
&ldo;等到匈奴與烏桓不滿足於北方土地,揮軍南下之際,朝廷又哪裡還有邊疆的地勢,來抵禦他們的進攻?&rdo;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讓原先搖擺不定的官吏們心中大定。
而被糜荏反駁的崔烈,則是面色慘白,整個人搖搖欲墜。
先前支援崔烈的官吏們也大多面色難看:&ldo;糜國師高見,可如今國庫空虛,糧草又從何處而來呢?&rdo;
糜荏道:&ldo;從修宮錢中分攤。&rdo;
他沒有管百官的表情,慢條斯理道:&ldo;陛下下令收取修宮錢,本是為建造祭神殿,然而如今已過去整整四個月時間,西園竟連材料都沒有收齊。&rdo;
西園中的宦官登時滿頭大汗地跳出來了:&ldo;陛下,糜國師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