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第1/2 頁)
這個時代大家傳統的認知還是到點來單位上班,到點下班,工作和生活嚴格分開。工廠裡的工人和寫字樓裡的白領其實沒有差別。甚至工人可能更幸福一些,因為可以直接住在廠區的宿舍,吃飯有食堂。但智力密集型的那些白領、碼農、設計工作者,本來加班時間就漫長,舟車勞頓的上班下班通勤,在冷冰冰的寫字樓裡吃外賣,擠佔了所有剩餘時間。
除了工作完全沒有生活娛樂,長此下去幸福感極低,哪怕收入超高,也沒有時間和興致去花銷。
如果讓這些人本身就在一座公園或者是產業樂園裡工作呢?園區裡開設不同種類的食堂、有休閒娛樂的設施,能夠解決健身和短時休息的需求,窗外鬱鬱蔥蔥鳥語花香,累了推門出去就能散步。樓內不光是貼金鑲玉冷冰冰的裝修,還引入綠植、活水養魚,甚至可以搞小型生態寵物樂園。彈性工作制,24小時不出園,靈感爆發就回到工位上寫一段程式碼,沒靈感了,吃喝一頓k歌健身,在膠囊睡艙裡躺幾個小時,再起來又是一條好漢!
所有的經營專案對員工內部有福利優惠,同時也對外開放,吸引周邊園區的工作人員和居民來體驗,青年男女來來往往,碰撞和社交產生的火花,更容易激發工作的活力。
暢想完畢,莊算又將大家的思路拉回現實:「再說一下難點,在國外搞類似的園區,都是私人土地,也沒什麼工業或辦公等等固定的配比限制。而我們濱江的地目前是工業性質,有諸多的條件卡著脖子。有汙染或噪音的各種生產類廠房不能做,賺錢的生物醫藥批次生產環保指標也難拿到,光靠研發和中試撐不起400畝地,手機和電子通訊那一類也有別人在做了,市場就那麼大,國產機培育需要時間。我們不如轉換思路,對網路科技、電子商務類的企業敞開大門。增加科研辦公的配比,增加配套設施用地的配比。當然這件事情還需要與當地政府協商。老周,往下能做到哪一步就看你的本事了。」
「您的意思是想土地變性,變成純辦公或商業辦公混合用地?」周總在這方面還是比較專業的,「那樣的話,除了調整上位規劃有一定難度,就算能調,不同性質用地的土地差價也會比較高,都需要補上。」
「不是土地變性。工業地也能細分,原本有科研和生活配套的固定比例,這事你再仔細研究一下,看能否爭取到更靈活配置的政策條件。說白了科研辦公肯定比廠房租金高,生活配套比如一個沿街小商鋪或者能對外經營的餐飲,也肯定比純辦公的租金更高,招待所能做成酒店甚至是酒店式公寓。以上是我們的訴求,卻不能直白的說,需要用企業總部花園辦公的這個概念來包裝,營造高大上的命題。這個命題得到認可,接下來其他條件就都好談了。」
莊算將這個概念又延展了一下,「有兩個努力的方向,一是增加商業服務配比引入燃氣,為後期招租商戶創造條件;還有個方向就是拆散大體量,進行小體量的樓棟拆分。類似帝都總部基地那種,每一棟樓的規模儘量的小,讓一些還在發展中的企業有能力進駐。或租或散賣,或定製建設都是要有保障的。」
「散賣的總部辦公小樓?」
莊算進一步細化這個意思:「更確切一點說,每個產品單位都是一棟迷你的廠辦一體綜合樓,前店後廠滿足中小企業創業初期的訴求。園區內當然也可以引入幾家頭部大企業,作為龍頭帶動上下游小企業入住。另外最關鍵的就是搞好配套,吃喝玩樂,住宿招待都要有。400畝地好大一片,一般一個企業很少能吃下去。化整為零,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的進步,孵化培育產生的未來預期前景,很容易打動人心吧?」
白有賢的腦子跟著莊算的想法飛快轉動,興致勃勃道:「我理解了,這更像是將園區作為一個大商場來打造,佔地多的大商戶作為主力店放進來比如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