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第1/2 頁)
生性有些古怪的老師聞言笑了起來。
「她是個自由的人。」
彼時,二十歲的瑪蒂爾達還不明白這個回答背後的意義,直到那位女士的經歷不斷被放上報紙,在時光流轉多年後,她才恍惚有些明白。
凱薩琳班納特生來自由,世俗的規則無法束縛她純粹的靈魂。
也許是因為這樣,瑪蒂爾達才會堅持要和老師一起來到英格蘭,來看一看到底是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了對她生命影響如此之深的兩位女士。
其實班納特家的五個姐妹,並非只有這兩位成名。
作為大姐的簡從年輕時開始就致力於慈善,後來更是開辦許多職業培訓的學校,專門招收年輕女孩,教授她們一技之長。瑪蒂爾達家穿過兩條街,就是簡的孤兒院。
二姐伊莉莎白作為凱薩琳的助手,除卻在英格蘭的土地上推行初等學校教育,也將它們隨著凱薩琳的演講帶到英國。在凱薩琳·班納特將重心轉移到推動立法上來時,伊莉莎白主動接下了凱薩琳手中的重任,並將它們做得更為出色。
最小的妹妹莉迪亞出入宮廷,與許多貴婦人交好,她創造出許多時尚風潮,與凱薩琳推進女性權利發展相輔相成,凱薩琳創辦的女子學院的統一校服也是由莉迪亞親手設計——它們簡約輕便又時尚漂亮,還因此吸引了不少學生。而她和丈夫在旅行時還救治了當時難產的夏洛特公主,從此與王室也結下深厚友誼,幾位公主的結婚禮服皆由莉迪亞一手設計,因為禮服上蕾絲元素的大量使用,還意外帶動了蕾絲產業的復興。1
而她的老師,性格古怪,與她保持著終身聯絡的只有凱薩琳和另一位叫福爾摩斯的先生。
她的老師年輕時候的許多秘密都和那位先生有關,對方久居英格蘭,瑪蒂爾達從未見過他,卻知道她的老師和那位先生之間有著難以簡單概括的情誼。她隱約知道,當時她的老師前往歐洲大陸求學,為應付家中母親的反對,曾經請這位福爾摩斯先生的一位兄弟幫過一個忙。
但瑪蒂爾達並不知道,瑪麗和那位福爾摩斯先生並不是這麼多年從未見過。瑪麗曾經回過倫敦,他們在那所大學再次相遇過,在一條分岔的小路口。
只不過她沒有選擇為了他停留。
他們選擇了兩條不同的路走下去,而在兩條路的盡頭又重新交匯。
班納特家這五個女孩,每一個說起來都是非同一般的女子。作為老師的瑪麗很少提起她們,瑪蒂爾達卻因此更加好奇,主動去了解她們的生平。
她又不由得想起老師當初說過的話,輕聲感慨:「其實你們都是自由的人。」
瑪麗遙望著漸近的海岸線,「如果基蒂知道我現在才回來,一定會責怪我沒有遵守諾言。」
她們曾經約定,凱薩琳作為女子學校的校長,而她會去給凱薩琳的學生當老師。
瑪蒂爾達搖搖頭,不知道說什麼。
隔著海岸到底通訊不便,直到伊莉莎白寫信給她,要瑪麗回來參加葬禮時,瑪麗才得知噩耗。
她拿著信怔怔站了很久,定下最快的船票。
凱薩琳·班納特一生活得不算很久,但也絕不算短命。她在給妹妹莉迪亞寫完傳記後,曾經開玩笑說她現在再也沒有什麼遺憾,她想要做的一切都有人會將其傳遞下去,只差一個轟轟烈烈的結局。
事實上,她離開的很平靜。在最新的法案宣佈透過的聖誕節之前重歸寧靜,墓碑上按照她的心願鐫刻:
凱薩琳·班納特長眠於此。
相伴者所愛與自由。
瑪蒂爾達跟著她的老師準備了一束白玫瑰,準備獻給這位女士。事實上,從此之後她每年都會跟著瑪麗獻上一束玫瑰,後來只有她自己,這個習慣持續到她無法再抵達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