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1/5 頁)
開玩笑,現在幾乎一本《讀者》雜誌,都是他一個人連載小說了,再加篇幅,其他編輯就活不下去了。
而就在這天,蘇懷得到了一個他期待已久的好訊息,他趕緊來到了體育總局的施工現場。
他得到的訊息是,仁娜與冷哲負責的考古隊,在怪石路施工挖掘,在下面的5米深處,找到一個紅色牆,幾塊城磚塌陷下去,露出一個兩米多寬的圓洞……
蘇懷到了施工地段,外圍都圍起了“施工危險”的圍牆,仁娜,冷哲,沈教授已經裡面等了很久。
“這位是?”蘇懷到了,看著旁邊一個身材壯實的中年人正拍著帽子上的灰,奇怪問道。
沈教授摟了摟那人的肩膀介紹道:“這是我美院的客座教授,淮南考古研究所的李勉教授,是我的老同學,我可以擔保,絕對可以信任。”
那李教授也是咧嘴伸出手:“蘇老師,久仰大名,我是李勉。”看蘇懷目光掃過他身後3個年輕人,趕緊解釋道:
“這都是我的學生,你放心,我們都是總文聯的人,跟政府沒有關係,範主席已經跟我提醒了,絕不會把這裡的任何資訊公佈出去,我們可不想再出以前那種塌方的問題。”
蘇懷一愣道:“之前華夏也考古過古墓了嗎?”這倒是他第一次聽說。
“有的,之前民間一些春秋時代的小墓地。”李教授嘆了口氣:“訊息傳出去,我們趕到的時就出現坍塌,裡面有價值的文物沒有儲存下來,好像有人蓄意破壞似的。”
蘇懷沒想太多,只是想曰本,朝鮮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現先秦子民,是華夏蠻族把他們趕到了沿海,就算挖出春秋的文物,也意義不大了。
範老狐狸的人,應該是靠得住的,蘇懷也是點點頭,換上工作服戴上帽子,護目鏡道:“李教授,你帶我下去看看吧。”
“好。”李教授心想蘇懷竟然知道這裡有可能有文物,自然是掌握了他們都不知道的資料。
蘇懷貓腰下去地洞之後,李教授掏出電筒,給他仔細觀察下面那個深不見底的入口,不時用探鏟叮叮噹噹敲打洞中的磚石道:
“這地方像是個城牆,我們猜測不是古墓,而是類似秘魯印加古城的遺址,大概有500年以上了。”
蘇懷卻是瞪大眼睛,越看越是無法抑制自己激動的心情,沒錯……就是這裡!這九成就是明孝陵地底玄宮啊!
蘇懷儘量控制自己此刻快要激動得跳出來的心臟,再瞪大眼睛看了好一會,才緩緩道:
“據我觀察,裡面的磚砌不像是原來築成的,有再砌的痕跡,可能是一個門卷的上緣。”
“這牆砌得這麼結實,怎麼會有門卷藏在裡頭?”李教授身後不知哪個學生問了一句。
蘇懷轉頭望望眾人,似在講解,又像自言自語:
“這陵墓有500多年曆史,應該是原砌和後砌的兩層磚之間銜接不緊,經過大災難海水侵蝕,外面的砌磚,也就是後來砌成的磚牆就塌陷了……”蘇懷說著轉頭望向了李教授。
“蘇老師怎麼確定這是座陵墓?”李教授用疑惑的目光望著他。
在蘇懷的原本的世界,50年代的新中國對明十三陵曾經發掘了一座定陵,結果卻造成了一場考古的災難,蘇懷在很多書中看過這個故事的詳細記載。
而那時發掘的定陵地下玄宮的入口,與眼前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這也可以證明,這絕對是明朝皇陵。
“我們先上去再說。”
蘇懷沒有回答,而是帶著眾人退出來之後,把其他無關人員遣走,當著李教授,仁娜,沈教授等人的面,沉聲問道:
“李教授,你們在洞下檢測了石料的材質沒有?有沒有琉璃屏的碎屑?
“確實含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