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頁)
第36章 畫師升職手札(四)
浮笙從葉之儀侍從的口中得來了準信, 說是這幾日翰林院較為繁忙,葉之儀還需修繕一幅先帝留下來的《四時山居圖》,暫且還教不了謝嫣。
《四時山居圖》乃前朝畫聖高景所繪,筆法凝鍊, 下墨精準, 如今已成為翰林院畫院教習學生的摹本。
葉之儀年少還未失明時便已將全圖臨摹下來, 畫作如今還掛在翰林院畫院裡供學生欣賞研習。
他雖有眼疾,但宮中對《四時山居圖》的鑽研匱乏,一群年長畫師們出身低微, 一直不得機緣窺視真品。
葉家主是先帝的寵臣,葉之儀彼時雖然年幼,但已具有其父的風姿氣度。先帝瞧在眼中心裡十分喜愛, 於是恩准他隨父一同進宮面聖。
他痴迷丹青, 先帝就允他去藏書閣裡閱覽群書,葉之儀一一將那些難得一見的珍品臨摹下來,即便以後不能視物,他依然能守著心中回憶與手裡的摹本捱過雙目失明的餘生。
《四時山居圖》乃顧棠心愛之物,藏在御書房裡從不示人,翰林院畫院的老畫師們觸碰瞻仰不得, 因此只能靠葉之儀來帶頭修整。
浮笙捎來的口信時,謝嫣正坐在繡墩上照著手帕上的花紋描摹花樣。
據畫院的學子們所言,葉之儀教學之嚴謹已經到了苛刻的地步。她既然打著學藝的名義接近他,自不能叫他小看嘲諷覺得她太傻。
然而琴棋書畫這四種女兒家應掌握的技藝,謝嫣對此是一竅不通, 光是棋藝一項她就已經被殷祇嘲笑過無數次。
她筆下的牡丹絲毫沒有艷動京城的姝麗,碧色與硃色水墨糅合在一處也不知畫的是什麼。
浮笙不忍心開口勸慰:「殿下……就別勉強自己了。若葉大人不願教您還能尋旁人教,今個奴婢去畫院瞧見那裡聚了好大一群人,」她對著謝嫣比劃出一個「巨大」的手勢,又歪著頭絮絮叨叨,「許多在民間名聲大噪的畫師也入了宮一□□繕圖冊,殿下不妨求他們教您。」
謝嫣心口一緊,原世界裡葉之儀因眼盲多番遭人羞辱質疑,多年的打擊累積下來,他鬱鬱寡歡竟懷疑起自己的畫技。顧棠要砍他一雙手,他掙扎都未掙扎一下,伸著手讓顧棠一刀子就下去了。
葉之儀這樣惹人心疼,叫她如何捨得眼睜睜見他被世人鄙薄。
葉之儀在齊安的服侍下,拄著柺杖小心翼翼入了畫院,參與此次修繕工程的除去平日裡熟稔的同僚,還有兩個久負盛名的民間畫師。
他眼上覆了幾圈三指寬的綾緞,指尖撫摸過桌案的輪廓,在那兩個畫師詫異的目光中,支撐著身子在主位慢慢坐下。
這副脆弱的樣子叫兩個民間畫師有些愣怔,而後不敢置信問向身旁年紀最長的錢畫師:「這是葉之儀葉大人」
早在他們倆成名之前,葉之儀的大名便已如雷貫耳,單單一副尋常的山水畫就已價值千金。
他們知他患有眼疾年紀很輕,然而年紀很輕只是一個大致的猜測,今日真正見了才叫他們大吃一驚。
看其年紀尚不足三十,眼睛似乎還傷得很重,卻已至諸多畫師窮盡畢生精力,亦達不到的臻境。
聯想自身,窮困潦倒了半輩子才得以入宮一次,心頭那點嫉妒逐漸被放大,他們對望一眼,心中越發不是滋味。
「敢問葉大人這副模樣平日是如何作的畫小可不才,冒昧懇求葉大人屈尊指導……」
被質疑調侃過太多次,齊安一聽就意會他們的意思,他急著解釋道:「我們大人眼睛不好,畫一副畫需比旁人多花費十成精力。雖然切磋技巧乃畫院常事,可是先生這樣要求未免也太難為人……」
畫院幾個同僚將葉之儀往日的辛苦都看在眼裡,紛紛站出來為他說話:「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