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第1/2 頁)
想起了過世的老張氏,祖孫三人都沉默著
「哎,不說這些,」老太爺率先回神,「我今日要說的是家裡頭接下來的安排,既然家裡頭這魚啊可以繼續養,是可以傳家的手藝,那這如何分就得先說道說道了。」
「老二去得早,二房就二娃子一根獨苗,再加上大娃和三娃,如今家裡是有三個孫子。可二娃要去鎮上的書塾讀書,幫不了家裡,三娃要進京趕考,那就更幫不了了。」
「這幾年田裡的稻穀和魚都是老大你和大娃看顧的,如今大娃養魚的手藝在這附近的幾個村子也是數一數二的了。」
老太爺又喝了口茶,繼續說:「前些年家裡為了供二娃和三娃讀書,精窮,後來養了魚但也要預備著三娃科舉,買地、建房,最近幾年一直沒攢下銀子。」
「如今祖宗保佑三娃子可算是考上了,但往後用銀子的地方也多。」
聽到這裡,陳世文開口道:「祖父您別擔心,此番上京的銀錢我已備齊了,若是此科未中我便找個地方坐館,這活清閒不累人,也能溫書,三年下來也就攢夠再次上京的銀錢了。」
「好好好,這才是我的好孫兒!」老太爺贊道。
「爹,」陳禮忠急了,「這可怎麼行?老三正是需要家裡支援的要緊時候,您這是要分家?這可不行啊爹……」
「不分不分,」老太爺今天高興,聽到分家這種話也不生氣,笑道:「二房孤兒寡母的哪能分出去呢,咱們家裡幾輩子沒分過家了。我的意思啊,是說這家裡田地和養豬的進項往後便都分開,七成留在公中,供日常嚼用、子孫嫁娶還有科舉。」
「雖然二娃子現在還是白身,但他將來若是考上了,和三娃子也是一樣的。」老太爺鄭重地強調。
「這是自然 。」陳禮忠和陳世文都點頭。
「剩餘的三成,二成給你們大房,因為這田地你們出的力多,一成給二房。」老太爺又說,「如此啊,你們手裡頭就有些活錢,至於各房織的布還是像往常一樣各房收著。」
「樹大分岔,兒大分家,咱們家雖然不分家,但把進項略分一分,如此才能安穩啊。」
陳禮忠這才明白了,他道:「那既然老三讀書的錢從公中出,那也不用分大房二成,一房一成也就夠了。」
陳老太爺呵呵笑著,卻是沒應。
侍候著祖父睡下,又看著父親回房熄了燈,陳世文腳步略有些沉重地走回了西廂房。
這座宅子不大,是他考中秀才後新建的,此前他們一大家子都住在老宅,那是和村子裡其他人家一樣的屋子,底下是石頭,上方是泥磚砌成的牆。
牆頂上架著粗大的滾圓木頭作為房梁,房樑上頭魚鱗般鋪設著一塊塊瓦,那些瓦不知多少年頭了,每年春天都要架著梯子上去翻一翻,不然春雨時節便會漏。
那時候的他,每天背著背簍去打豬草,真是想不到會有今天這樣的日子。
「姑爺您回來了。」
正出神間,一個丫鬟提著燈籠走上前來,小聲說道:「姑爺萬安,可是要歇息了?這就去給您打水……」
他停下了腳步,「你是,春杏?」
那丫鬟也停下了腳步,回道:「正是,姑娘歇下了,囑咐給您留著門,婢子們便在這守著,姑爺您小心腳下。」
陳世文跟著那燈籠透出的暖光一步步地走上臺階,順著無聲推開的門進入屋內,屋子裡散發著梅花的幽香,另一個人已經歇下了,一盞散發著朦朧光暈的燈在另一側亮起。
他等了片刻,丫鬟送上來溫熱的水和乾淨的棉帕,「你回去歇息吧,不用伺候了。」他阻止了對方擰帕子的動作。
「是。」春杏聽從吩咐,挑亮了蠟燭很快就收拾好其他東西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