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第1/2 頁)
這王大回來是為他娘修墳的,當年他家落魄,就算他願意背上一筆債,也只是讓他老孃不落到草蓆裹身這樣悽慘的境地裡去,那安葬的薄棺真是連被拜託做棺材的木匠看了都不落忍,還給他家免費又加厚了兩寸,又讓王大在他家好好吃了頓飽飯。
就是這兩寸和一頓飽飯,王大感念在心。
那時候他們鄉還沒遭災,王大厚謝恩人後,木匠他們家竟藉此在府城買了兩進的宅子,又在村中蓄了好幾畝田。
後來王大走的時候,就引得村中好些年輕人心念大動,想著跟他一樣去搏富貴。
只是家業難捨,就算自己能下得了決心的,也被家中長輩、妻兒絆著,沒能成行。
前陣子林從和林放去府城——鄭國到底只是個藩國,不能和繁華的中原比,這裡的府城,放在中原,只能算是個小縣城——竟又見到了王大。
這回見面的王大比前些年見到的更威風,和宣懷府的知府坐在一塊談笑風生,而林家兄弟上一回見到知府這樣的大官,還是從中原過來。
他們都是正宗華夏苗裔,被分配到不同村子的時候,不僅府中衙門的吏員們齊齊幹活,就連府尊也和他們閒話一二,勉勵了幾句。
這要說王大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倒也沒有,就他爹那個爛賭鬼的模樣,更不能說是祖墳上冒青煙。
所以王大為什麼能發家?
還不是趕上了好時候,中原的朝廷支援藩王們出海立國,願意跟著一起走的百姓都有百畝良田,更何況是跟著一起打仗的遠徵軍?
只要能活下來,有戰功,那就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當初那些藩王們,為了讓更多的百姓參加他們組織的遠徵軍,一個個封侯拜相的許諾都不要錢似的發,而事實上也確實有許多的人成功地享受到了這些拿命搏來的富貴。
就是他們當年鄉裡沒遭災,也沒少聽見地方官府做的「宣傳」。
二弟沒成親沒掛念,又正是年輕氣盛有闖勁兒的時候,也難怪會被激起這樣的想法。
林從想起上次在府城見到的王大,哦不,是王指揮使,更睡不著了。
今天雖然沒爭出個結果,但二弟恐怕不會那麼容易放棄。
王大來鄭國,指不定是這些藩王要組的聯軍真的要成立了,若是二弟一直死犟著不鬆口,該如何是好啊……
第100章 番外:從軍行(二)
林放最終還是成功地辭別了兄嫂, 應募去了鄭國遠徵軍中。
他死犟著不願意成親,執意要參軍,他大兄也不能牛不喝水強按頭。
更何況, 這一回恰巧遇見了王大來募人,彼此之間是鄉人, 好歹也有個照應。
若是讓林放自己不管不顧地偷跑去報名應徵,卻連個提攜照應的人都沒有,反而會更不妙。
這一番思量之後,林從最終還是為林放打理了一身行裝, 送他參軍了。
入伍後,跟林放同個軍營,以及同駐地的, 都是大周出身, 彼此之間自有一份親近。
這親近都是對比出來的。
諸藩遠徵軍的人員構成很複雜, 有當年就隨藩王一道開邊的元從——這些人一般都是有官身了的,最低也都是小旗(十夫長)——有大周本土和諸藩藩國裡徵募的周人百姓, 以及諸藩的藩國土著。
已經有了官身的元從們自成一派, 就算彼此之間有齟齬,也不會特別看得上新加入的新兵, 頂多提攜一番鄉黨。
周人百姓參軍的,彼此之間雖也有地域之分、籍貫之別以及軍戶與農戶、匠戶等的區分, 但都是華夏之人, 又都是為了建功立業來的, 在軍營之中, 並沒有太多齟齬。
這不同類別的人應徵後, 自然也都彼此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