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關於兩篇構想的論文(第1/4 頁)
“哈哈,我回來了!譚哥,劉哥,想我沒?跟你們說,今天都有口福了,我帶了我媽親手做的廣式臘腸,中午我給大家蒸一盤,那味道絕了!”
七月的最後一天,陳藝文一大早便衝進了課題組的工作間裡,興奮的打起了招呼。
從身子那股子精氣神就能看出回家這一週孩子過的非常舒坦,身心都得到了極大滿足。
“行啊,陳藝文,這回家了一趟就不是一樣的。哎,等開學前,我也爭取能回家玩兩天。”劉塵風欽羨的說道。
這是極為真實的吐槽。
主要是讀博之後,壓力太大,大腦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
在沒有基本達到可以畢業的要求之前,劉塵風想回家都不好開口。
“哈哈,劉哥,在咱們專案組自由的很。你有事直接跟我家喬哥說一聲,他不會為難人的。”陳藝文大大咧咧的說道。
能看出小夥子的確是有些飄了,喬澤的主都敢做了。
可惜的是,留給他風騷的時間並沒有多少。
幾句話的功夫,喬澤便走進了工作間。
“咦,喬哥,你來了?今天還要借什麼書?我這就去……”說完,陳藝文的目光瞟向喬澤的桌面,愕然的發現上面沒擺那些他熟悉的晶片類科學讀物,而是堆著一摞歷史研究類的書籍。
這讓他很納悶。
畢竟喬澤來學校這麼久,他還真沒看到過喬澤會翻這種文科類書籍。
“不用借了,你等會把這些書給還回去就行了。”說完,喬澤已經坐到了他的位置上。
好吧,可能是這段時間他不在,喬澤連看書的口味都變了。
“行,對了,喬澤,我從老家帶了我媽親手做的臘腸,等會給你分一半,帶回去給路姨嚐嚐。”
“好。”喬澤點了點頭,便坐在那裡開始了工作。
讓陳藝文意外的是,喬澤今天沒有再去搞那些讓他根本看不懂的數學方程,而是開始寫起了論文。
不過論文他看不太懂的,畢竟是全英文的。
這也是他跟張舟、顧正樑還沒法幫忙在浩瀚的論文庫裡幫喬澤尋找合適文獻的原因。主要就是英文閱讀水平還沒達標。
國內雖然一直在籌建中文論文檢索,但因為近代科學飛速發展那個區間,西方文明搶了先手,從數學到物理,主流的學術觀念基本都是從國外引進到國內的。這也就導致了英文論文檢索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
幾乎所有國家的科學家,也包括華夏,在科研領域如果做出了優秀的成果發表論文,首選還是要發國外的英文期刊。次一級或者投不了國外的成果,才會考慮投國內。所以絕大部分有價值的論文都在英文區。
這也是生活中或許不需要懂太多英語,但如果在現階段要做學術,卻必須熟練掌握英語閱讀能力的原因。畢竟包含了大量學科專用名詞的專業性論文,如果直接用各種翻譯軟體來解讀,往往會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情況。
翻譯錯了看不懂還好說,如果翻譯的模稜兩可,讓閱讀者理解錯了那就真會鬧笑話。
除非人工智慧再往前推進一步,能夠透過機譯將專業論文翻譯的準確率達到一個極為苛刻的標準才能真正把無數立志做研究的學子從學習英語的夢魘中解脫出來。
不過雖然陳藝文不太看得懂,還是能感覺喬澤寫的似乎不是數學論文。
因為正在撰寫的摘要裡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數學公式。
不過陳藝文也就掃了一眼,便抱起喬澤桌面上那些書,屁顛屁顛的去圖書館了。
畢竟剛剛從家裡回來,心情極為愉快的陳同學,此時已經沒了那麼重的好奇心。正好藉著出圖書館的機會,到外頭轉轉,看看學校有沒有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