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兩種可能,你信哪種?(第1/4 頁)
時間倒回到一天前,美國的白天,華夏的深夜。
華盛頓特區紐約大道西北1200號,距離華盛頓世界知名的白房子直線距離不超過一公里的大樓就是《科學》雜誌編輯社的總部。
說起這家雜誌最有名大概是創刊時,世界聞名的發明家愛迪生,曾是雜誌的贊助者之一。不過在後來經歷了好幾次財務危機之後,由美國的科技促進會接手後,才逐漸成為了世界知名的科技向雜誌。
另一件很知名的事件則是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時候,《科學》雜誌社曾經跟《自然》雜誌社,為誰家能率先發表人類基因排列的圖譜而大打出手。很難說誰家贏了,不過2008年,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基因組序列圖譜還是被公佈在了《自然》雜誌上。
當然這也並不能說明《科學》就比《自然》差,畢竟國力擺在那裡。
而且對於許多科學家而言,在《科學》上發表期刊不需要支付版面費。當然前提依然是論文內容得透過較為審慎的稽核。
現任主編布林·威爾遜不但畢業於常青藤名校哈佛大學,同時還是另一所世界知名學校——斯坦福大學的校長。同時也是材料學方向的專家級教授。
檔次很高。
但實際上《科學》這種型別的雜誌,對於普通讀者來說極為友好。
畢竟這是一個包含了全部科學研究方向的綜合性期刊,給數學、物理那種專業性期刊不一樣,刊載在《科學》上的論文,大部分人都能讀的懂。
因為還有其他事務要忙,所以布林來雜誌社的時間並不算多。很多時候都是遠端辦公,而且編輯社的副主編也能讓期刊很好的執行。
今天,他來到編輯社,便聽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訊息。
前陣子用水印攪動了整個世界數學界的華夏年輕數學天才,竟然給科學投稿了,而且還直接投了兩篇。
這的確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編輯社裡的諸多編輯們甚至開始打賭,喬澤投稿的論文是不是也新增了水印。
好吧,數學家給《科學》投稿,喬澤並不是第一個。
不過布林對喬澤的論文還是很感興趣的。
顯然,他不感興趣也不行,因為副主編康娜一臉嚴肅的跟他說道:“布林,我覺得你應該認真看看喬的那兩篇論文。尤其是那篇關於製造光刻機的。”
“光刻機?我沒聽錯吧?你是說那個數學小子發給我們的論文是關於如何製造光刻機的?”
“是的,你完全沒有聽錯,就是關於光刻機的!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但怎麼說呢,他的論文在表述上有些含糊,我也發給了一些專家,但這篇論文真的很奇怪……”
布林有些奇怪的看著自己這位得力副手。
因為這番話顯然聽起來很沒有條理。
很難想象一位嚴謹的頂級期刊副主編,在做簡單表述時,會顯得邏輯上有些混亂。
“好了,我知道了,康妮,我建議你先放鬆一下,不如先去喝杯咖啡?等我先大概把論文看一遍再聊吧。如果你找不到更適合的審稿人,我會想辦法的。你知道的,斯坦福大學可是有很多團隊在進行相關的研究,比如學院裡的高密度彈性電路單片光學微光刻技術,他們肯定會對這篇論文感興趣。”
布林·威爾遜直接打斷了副主編康妮的話。
“好的,威爾遜先生,那你還是先看論文吧。”
說完,康妮直接扭身走出了主編室。
目送著副主編離開後,布林才從電腦中調出了喬澤的這篇論文,沉下心開始讀了起來。
花費了兩個小時,認真的讀完了喬澤的論文後,布林·威爾遜大概明白為什麼副主編會失態了。
這論文給他的感覺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