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有許多讀書人那可是一輩子都考不上秀才的,這樣的情況下若是這些學生一直考不上接著考,難道還要楊雲清一直供著他們嗎?而且若是楊雲清一直供著他們,那麼估計到時候全縣城的讀書人都得到楊雲清這裡讓他供著了。
因而楊雲清便也提前制定了規矩,以後讀書讀的好的,楊雲清自然回去幫忙請專門教讀書科舉的夫子來,束脩這個便不用他們操心了。
這個時候,要知道在大周朝,每年的束脩可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呢!夫子可不是誰都能請的起的。
但是在這之後的筆墨紙硯這些,都得他們自己出錢去買,或者是幫忙抄書去換錢或者是換紙張。
楊雲清他已經把束脩包了,那麼筆墨紙硯等東西雖然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也是一項巨大的開支,但是這些比起束脩也都是開支中的小頭了。
當然想賺銀錢還有代課,也就是去當夫子教那些新入學的學生,最後會按照他們的教學情況給他們發銀錢,教的好就得的多,而且這個要求很低,既然有些讀書天分了,他們自然是能勝任這事的。
「夫子請好了嗎?」楊雲清問道。
現在既然學生已經報名的都差不多了,夫子自然也需要都招好了,這樣也能早日開始上課。
「別的幾處學院小人還不太清楚,但是咱們這學院是已經招好了的,十個夫子,都已經簽了契書,等我們這邊確定好日子,他們就能來了。」
第61章 招夫子 因為幾處學院都只是為……
因為幾處學院都只是為了要教學生認字算數的, 所以對於夫子的要求並不高。
祁縣裡有不少考了多年都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其中還有不少童生,以他們的水平來教這些學生認字算數還是綽綽有餘的。
比起那些已經考上了秀才有了功名在身的讀書人, 這些一直沒有考上的人日子自然是更加艱難了點。
讀書多年, 除了讀書可以說是什麼都不會,手無縛雞之力, 自然也幹不來那些力氣活。
不過若是他們願意舍下臉面,自然也有不少能做的活, 就比如說是掌櫃和帳房, 他們好歹都是讀書人, 也是認字的, 這些工作都是能幹的。
但是有不少讀書人認為去當帳房還有掌櫃的,還要給那些老闆主家低聲下氣的, 也未免太丟讀書人的臉了,因而大多數都是不肯的。
除去這些,又考不上秀才, 拿個功名,便只有去當夫子開私塾給小孩子啟蒙這一條路子走了。這個又清閒又有臉面, 孩子父母奉上的束脩還有逢年過節的禮品也有不少, 如此一來, 也足夠過活了。
只是能拿的起銀子供孩子去讀書的人, 也自然看重夫子的教學水平。大對數都想將孩子送進像張夫子那樣秀才的私塾裡, 再不濟是考上童生的人開的私塾裡。
祁縣裡能供孩子讀書的家庭本就不多, 但是考不上秀才的讀書人可不少, 因而要想招到學生,除去是一個童生之外,這個時候夫子的水平也十分重要了。
幾番隱形競爭之外, 除去那些水平夠高的夫子私塾開的下去,其餘的讀書人根本就招不到學生。
這樣一來,日子怎麼可能過的不艱難。
此番給學院招夫子,看到訊息之後,這些想要來報名的讀書人還是挺多的,可以說的上是十分積極了。
找夫子的時候情況也是寫的很清楚了,不需要教學生那些四書五經的東西,只需要教他們最基本的《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就行,主要是讓這些學生認字明理,其次就是讓他們學會算數了,這些要求是一點都不高。
要求不高,但是銀子可給的不少,一年足有三十兩銀子,這個在祁縣這邊可以說非常高了,更別說逢年過節的禮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