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第1/2 頁)
張說恭敬地行了拜師的禮,道:「《臣軌》聖訓曰:『君有過失而不諫者,忠臣不忍為也。』《新序》曰:『見過則諫,不用即死,忠之至也。』故知為人臣者必持匡諫之心,乃至為諫而死,無怨無悔。又孟子去齊,三宿而後出晝,曰:『豈舍王哉?』直諫而死,雖死忠節,不亦舍王者乎?是所以拜問才人,為人臣者,當忍汙名而顧盼君王乎,當惜清節而毅然赴死乎?才人身居臺閣二十年,內博君王之愛,外卻有左右逢源之名,才人以為,究竟怎樣才算是人臣之楷模呢?」
婉兒還是第一次得知外面的人是怎麼編排她的,的確,古來就是伴君如伴虎,在外人看來,當今的聖人似乎還有些嗜殺,宰相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伴在皇帝身邊的人從不固定,卻只有婉兒的身影,屹立在朝堂上毫不動搖,這在外人看來,實在是一個謎。
掃視這些日後極有可能要身居宰輔之位的青年才俊,婉兒從容應答:「張學士之問,無非問何為忠,何以諫,何以為人臣。《說文》曰:忠,敬也。諫,正也。臣,牽也。是謂忠者要懷敬肅於心,諫諍要能匡正得失,為臣要有屈服之意。敬肅之心,是說要敬肅君王,敬肅其職,首先要恭敬地去理解君王的作為,其次要謹慎地儘自己的職守,這就是忠。匡正得失,是說見行有偏差,要明白指出,以期把邪妄之心扭轉到正道上來,這就是諫。屈服之意,是說要清楚自己是臣不是君,不應懷有悖逆的心思,這就是臣。
「張學士所言,認為為君王盡忠和為君王死諫是有矛盾的。果真如此嗎?懷著敬肅之心,是要臣下審慎地看待問題,發言匡正得失,也是要臣下審慎地看待問題。忠的目的是行正道,諫的目的是保正道,事雖不同,其理一也。忠臣知道『君子思不出其位』的道理,知道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到的,與君主的立場上看到的不會一樣,因此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同時兼顧君主的角度有何不同。因而一個忠臣要進諫,會多方考證,遇到君主失德,絕不捕風捉影,會先自問是不是自己的偏見,再問是不是臣下的過失,最後才問是不是君主真的失德,一旦不再存疑,便死諫到底。
「忠臣之諫諍,以此區別於沽名釣譽之輩。疑竇不除,一味死諫,是不惜性命,以君王名節易忠臣虛名,偏離諫諍的本義。君王尚未失德,談何「匡」;以無理之言狂諫,談何「正」?不惜性命,是以命求名,於君王無益,竟成鄉願,豈非德之賊也?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近來公推的諫臣,無出魏文貞公之右者,太宗文皇帝以為鏡鑒,時而垂詢。其先在隱太子府,獻計不用,反覆諫之,再不用,望太宗有人君之像,毅然受撫,不思舊門。是故明諫之不用而不必死,故孟子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古來公推的忠臣,又以屈原為至忠。屈原放逐,美政不行,尚可居沅湘而發離騷之音,善言不用時不死,懷王陷秦時不死,城破國亡,然後一死,是事已至此,再無轉圜,非死名節,實死國也。
「故忠臣不可以求速死。父以身教,國以文教,然後成賢。身非己身,是國之身。《臣軌》聖訓曰:『夫事君者以忠正為基,忠正者以慈惠為本。故為臣不能慈惠於百姓,而曰忠正於其君者,斯非至忠也。』為臣者眼裡不僅要有君,更要有民,君賴一言諫諍而明,民也賴父母之官而生。諫諍是謹慎之為,行政是才姿之用,所謂『訥於言而敏於行』者也。而今聖人廣布恩澤,有人上諫說恩賜太厚,封戶太多,侵擾百姓,實則就戶部之核算,如今親爵封戶計萬七千五,不及貞觀時三分之一,以此死諫,難道不是狂悖嗎?聖人求賢若渴,又有人上諫說聖人頻繁修築宮室,又以封禪為功,勞動百姓,奢華浮靡,然則雖有奇觀,至今仍奉『徵賦科徭,實資寬簡』為國策,百姓租庸調外嚴禁雜稅,至今義倉充盈,乃至要在立德坊穿鑿新潭以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