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第1/2 頁)
「還有吐蕃人!會州和原州就在他們的邊境之上,既與大唐結為甥舅之國,突厥人這樣猖狂,為什麼拒絕派兵相助!」韋後將吐蕃送來的國書往地上一扔,「兵部修書求援,他們竟敢下國書來請求和親!要我們送公主過去才肯發兵?他們是忘記了五年前是怎麼被大唐打得不敢越界的嗎?如今竟敢趁人之危,犯我天顏!大唐一定要發兵,一定要打過去!」
韋後獨自在階陛上振振有詞,坐在主位上的李顯卻是一言不發,身為兵部尚書的宗楚客掂量著兵部的家底,也不敢出聲附和韋後的豪言壯語。韋後掃視一眼不敢與自己爭鋒的群臣,忽然意識到有人沒有來:「上官婉兒呢?聖人命她主持朝政,朝廷出了這麼大的事,為什麼不來上朝!」
「昭容……昭容她去戶部查帳了……」有官員小聲回稟。
「都什麼時候了,還去戶部查什麼帳!」韋後用憤怒來掩蓋自己面對戰事的不知所措,不容李顯說一句話,她便直接用手指著外面,傳令道,「翊衛在哪裡!讓上官婉兒回來議政!」
其實從接到被敷衍送回的軍報起,婉兒就立刻動身去了戶部,那一夜長安城裡為了安樂公主的婚事狂歡了一宿,戶部卻挑燈夜戰,把算籌擺了一宿。有了吏部越權行事的前車之鑑,婉兒也不敢相信戶部報上來的錢糧名目,揀擇與戰事相關的幾個倉庫,實地查驗一番,再將資料一核算,果然在戶部充盈的帳目下,實際的倉儲早已被蠶食得不堪入目。
從戶部度支的名目相當繁多,包括安樂的大婚、婚前置辦的宅子、梁王私宅的修繕、皇后別苑的建築,乃至宮中禁苑飼養珍禽的開支,尚膳局為滿足公主宴飲苛刻需求的鮮品……最近的一例,竟然是為上官昭容置辦宅第,沒有寫皇后的授意,也沒有婉兒的簽名,戶部理應攔著的事情,全都由皇后力薦的戶部尚書楊再思親自操刀辦理,這些本應由皇帝內帑出資的專案,全都由國家和民眾買了單。
比這更加糟糕的是,那天不許婉兒過問的三百名縣官只是冰山一隅,這些食民祿的「碩鼠」在短短一年間已經遍佈,他們兼併前朝力推政策發給百姓的受田,成為一方地主,百姓要向朝廷和地方官交兩份稅,甚至朝廷該收的賦稅收不上來,大宗的錢糧反而落入了地方官的口袋裡。朝廷第一年的財政就是赤字,前朝積累下來的錢糧像被投入了無底洞,急速地消減下去。
婉兒剛剛還朝時,在六部中就尤其注意吏部、戶部和兵部,如今越發確定,這樣的駭事,是由吏部開始的大腐敗。武皇最討厭拔擢官員先看門第,不僅是武皇踩著門閥上位所致,更表現出武皇集權的決心。官員一旦把門第看得比皇帝重要,就會各為其主,陷入無窮無盡的黨爭,武皇擴大科舉、開創殿試,其實都是基於這樣的目的,她一生都在努力打破門閥,卻在賓天后僅僅一年,就被她的兒子把門閥的案翻了過來。只不過如今的新門閥既不是魏晉以來的世家大族,又不是功臣新貴,而是慾望永不能平的皇后,和地位尷尬唯有發展勢力才能自保安全的梁王。
吏部選官一旦出了問題,這些不學無術只會諂媚上司的下臣,不知忠君為何物,不知報國有何門,更不知體恤下民,不明白縣官是國之根基。於是戶部的虧空便理所當然,這些官員只知道自己對出身門第的責任,不知道自己對國家的責任。地方官為自己斂財,分得應納賦稅的一部分去「孝敬」門第;中央官也為自己斂財,分得戶部大倉的一部分去「孝敬」門第。錢糧落入門第手裡,用以修建豪宅和運輸山珍海味,奢侈的生活怎麼可能有盡頭?於是錢糧源源不斷地注入這些不必要的消耗品裡,朝廷的倉庫越掏越空。
戶部的倉空了,由國家養起來的軍隊就斷絕了糧餉來源。邊關屯田,士兵拿的是朝廷和屯田的雙份糧祿,朝廷把糧餉剋扣下來,士兵就只能自食其力,本就有被朝廷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