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第1/2 頁)
九爺給他夾了,又問:「怎麼又喜歡吃這些了?前幾日不是說想吃筍?」
謝璟盯著他手上的碗,道:「吃兩天吃膩了,還是想吃這些。」
九爺給他盛好,謝璟低頭大口吃飯,九爺自己胃口一般,但看他吃得香也跟著多用了小半碗。
第二日,那位擅長做清淡小菜的大廚,果然被送回了白姑娘府上。
小廚房的人遠遠瞧見,心生歡喜。
謝璟再去喝骨頭湯的時候,大師傅給他盛了滿滿一大碗,還有一碟油炸糖糕,外酥裡嫩,裹著糖心,咬一口甘甜不粘牙,好吃得很!
大師傅眉開眼笑,招呼謝璟多吃一些。
這是他們東院自己人啊,他別的做不到,這飯和點心絕對管飽!
第84章 壽禮
夏天。
俄人破壞約定,對華國一方進入免稅地的商品收重稅。
雙方協商不妥,百里免稅之規定於六月取消。
東省鐵路俄方負責人霍爾瓦格起初態度強硬,但漸漸也有些力不從心,不止是北地三省的施壓,也因為在鐵路線上討生活的俄人們。禁酒令搞得轟轟烈烈,東省鐵路沿線就有十餘萬俄人,他們在工廠丟了工作,窮得揭不開鍋,也開始遊行,有些激進的更是用實際行動來「聲援」。
這些工人建立了組織,先後搞了四次全路大罷工。
甚至還有一小幫人到處抓捕霍爾瓦格,讓這個貴族官員幾次狼狽躲藏,惶惶不可終日。
省府的白將軍自然樂見其成,暗中支援,鬧了不到兩個月,護路軍一方就解除了東省鐵路的武裝軍、警,罷免了霍爾瓦格的一切職務,總督府一紙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強勢入駐東省鐵路,將沿線重要職務來了一次大換血,徹底翻開了歷史新的一頁。
與此同時,俄國十月事件爆發。
俄人無暇東顧,也再無人去談禁酒令,東省鐵路位置重新劃分,往前推進足足五十里。
白將軍對土地熱愛的很,能多要,絕對不少拿一點。
兩國邊境向來有些小摩擦,華國前些年亂的時候,俄人沒少趁機佔便宜,如今換了俄人這邊鬧起來,自然也一樣回報對方。
盧布價值日漸下跌。
華國一眾邊境商人嗅到危機,將手頭盧布兌換金銀,外頭的房屋工廠資產盡數變賣,折算成物資陸續運回國內。
白家早在一年前就已著手此事,也是其中動作最快的一家,只是沒有再收入更多的金銀,而是換購了大批的物資,如食品、皮革、棉花、藥品等等。白家的船陸續靠岸,對外說是棉花,但肉眼可見吃水深度絕對不是棉花一類輕的物品,而且不少貨物裝在木箱裡,一在艾虎等地靠岸,立刻就有一隊隊訓練有序的「巡邏隊員」直接運走。
那些「巡邏隊員」和往日的也不同,看起來訓練有素,簡直猶如士兵一般。
有傳言說白家九爺這是替總督府的那一位老將軍買的物資,是軍糧和軍械。
這樣的傳言只傳了小半日,就停了。
沒有人敢再議論。
但越是這樣,人們心中就越發證實了那份猜測。
南坊。
洋房裡,東院眾人正在打包收拾行李,井然有序,準備打道回省府。
外頭停了一水兒新車,全是白虹起孝敬的,足有七八輛。
南坊事情了結,九爺也有了點空閒時間,在家中歇了幾日。
九爺在書房教謝璟寫字,站在謝璟背後把人半攏在懷中,彎腰握住他手,帶他一起慢慢寫,一筆一劃,教得認真。
白明禹敲門進來的時候,正好看到這一幕,一時愣在那。
九爺姿勢未變,只抬眼看他一眼,淡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