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古代娛樂圈大佬 > 第68頁

第68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路人的修仙生存法則修羅獄主太虛彼岸穿越異世界:開啟冒險之路雲靄蒼穹靈脈?魔脈?不,我修天脈!鎮魂紀元腹黑公子之傳奇今生滄興大陸煉化潛龍大陸的小癟三十界天尊天元大陸之林羽小道參上修仙從抽獎開始開局撿個女宗主衍盡歸墟國度:巫蓮小生問道之九天逆世凡人修仙:從買到降雷符開始修仙大冒險之笑鬧仙途

「若是一本文集最終只在我們這群人內部流傳,那我完全沒有必要去和月下書齋說賣文集的事情,我們大家也根本沒必要聚集在這裡,只要大家相互摘抄其他簽約作者的作品自己整合就可以了,……」

「……我們之所以要花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去做《雅俗》,所求是希望這份心血能夠被更多的人看到不是嗎?」

幾位編輯的臉上出現了動容,反倒是一向來十分聽秦門話的大徒弟趙成在此時沒有被秦門畫的大餅所迷惑,依舊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指出:

「想要讓《雅俗》賣得更好,真的可能嗎?都城裡哪有那麼多願意買書來看的人?哪裡來那麼多的讀書人?又是哪裡來那麼多願意買閒書的讀書人?」

書籍不同於說書人的說書,只有能看懂書籍的人才會花這個錢去買書籍,願意為《雅俗》銷量做貢獻的看不懂書籍的端王只是一個特例,大多數人怎麼會去買自己碰都不會碰的東西?

趙成覺得不可能。

秦門讚賞地看了自家大徒弟一眼,作為下屬能夠被熱血的話語激勵是好事,但他身為雜誌社社長,整個雜誌社的決策性人物,在任何時候都應該要保持住冷靜的頭腦並及時發現問題。至於他提出的這個問題,其實秦門也早就有考慮過——

「我們的文集取名為《雅俗》,本就不單單是賣給讀書人的,而是賣給都城、乃至姜朝所有識字的人的。」

之前也有提過,讀書人和識字的人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讀書人是指那些熟讀四書五經,會詩詞歌賦,並以科舉或者琴棋書畫揚名為畢生目標的人,他們善用典,善寫賦,若按照前朝士農工商的階層劃分,讀書人就屬於士那個階層。

而識字的人就是表面意思……就是認識字的人而已_(:3」∠)_

像秦門就屬於這個部分,讀過類似三字經之類比較淺顯的東西,能認出生活常用字,上過一段時間的私塾,但沒有要以讀書人為業的打算。

士農工商各大階層都有這部分人的身影,而都城更是各路能人異士齊聚之地,這等人只會多不會少——不然你以為為什麼作為一個識字的人,秦門連個抄書工作都沒人要?那些酒樓外面的海報難道就只是貼出去給讀書人看的嗎?

這樣說其他人都沒什麼概念,秦門決定直接搬數字:

「根據(從小世子那裡)得到的姜朝年初統計,都城共有人家十四萬戶,人丁(單算可以作為勞動力的男人)二十八萬餘人,若加上女性、小孩、年過五旬的老者,則起碼有六十五萬人……這還是沒有把借住在晉江還未返回晉江的人口算進去的數字。」

緊接著,秦門引用朝廷戶部尚書的話接著道:「『城中書生,十二有一』,說的是十二人之中就有一個讀書人,換算一下也就是說都城內的讀書人(男)有兩萬餘人,而識字的人口按照往年私塾與書院的入學率比,應是其五倍之多,也就是說識字的郎君應有十三萬餘人,若再加上養在深閨讀書識字的娘子們,說都城有二十來萬的識字人口,不過分吧?」

一連串數字顯然已經讓其他人有些呆愣了,原來他們所在的這座城居然有那麼多那麼多人?!

除此以外,《雅俗》也不過是一本便宜的文集,在印刷術和造紙術都十分精益的今天,印刷這樣一本文集的成本大概只有十文錢,賣價賣二十文,並且一個月只出一本文集——這個價格放在如今物價高漲的都城可並不算高。

換而言之,一般人完全買得起這樣一本文集。

「既如此,這個月的《雅俗》第一期只賣出去二百五十本,諸位還對此感到滿足嗎?」

二十多萬的可消費人口,最後只賣出二百多冊文集,他們還哪裡敢沾沾自喜?

秦門推心置腹:「

目錄
清冷美人變成小奶貓後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錦瑟穿越成渣女妖王獨寵:邪魅醫妃惹不起精彩修仙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