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第1/2 頁)
這個木頭箱子小小的,就立在各家門前一個手臂就能觸碰到的距離,木箱上刻著「晉江」二字,一看就知道是晉江文學城出品,而那些報童就這樣挨家挨戶地,把《齊天周報》和《雅俗》塞進那個木箱裡,看得此刻正在書齋門口排隊等著買《雅俗》新刊的百姓們羨慕不已——
好想自己家門口也有這麼個木箱子啊!
好想也能手一伸連腳都不用跨出家門就能拿到報紙和雜誌啊!
好想……
當天夜裡,忙活了一整天大家各回各家,從懷裡拿出了為家人買的雜誌和報紙,迎來了自己一頓美味的飯菜,
就在這時,聽到門外傳來的敲門聲。
開啟一看,是白天他們攔住的那個報童!
小報童穿著白色的衣袍,身上依舊圍著那個繡著「晉江」二字的圍兜,他站在夜色之中,站得筆直,恰好被開啟門透露的燈光所照,渾身彷彿散發著光芒,看得男人眼熱。
男人心跳得「砰砰砰」,帶著希望問他:
「找何人?有何事?」
報童露出大大的微笑道:「伯伯好,我是晉江文學城報社的報童,負責給這條街上的住戶送訂好的報刊雜誌,想問下伯伯家要不要訂《齊天周報》和《雅俗》?如果要的話,需要一次性交滿一年的訂閱費外加每月二十文錢的配送費!」
「交了錢之後,我會把您家的地址記下,明天就會有人來安裝投遞的小木箱,從下個月開始您就可以不用出門,直接在家門口拿到報紙和雜誌啦!」
報童說到這裡,笑容擴大,似是在為眼前這戶家庭感到高興,但面前的那位開門的伯伯面無表情。
老伯:「……」
報童心下動搖,心想是不是面前這位老伯覺得價格太高了,他是不是得按照主編(秦門)教的說辭解釋一番?
然後趕忙補充道:「您別看每個月多加了二十文錢,但實際上您按照每月投遞的次數來算……」
「我訂!」報童還沒說完,那個伯伯突然間開口,一臉的激動,嚇得報童一愣一愣的。
隨即,那伯伯便抱怨起來:「你怎麼才來啊!你早點來我就早點訂了啊!」
「一路上跑累了吧?要不要進來吃頓飯?娘子!再添一副碗筷!」
說著,把報童推進了自家亮堂的屋裡。
……
……
秦門把報童的數量擴招到了三十個,二十個報童負責在當初他劃定的區域各自送訂的報紙和雜誌,另外十個報童定點賣報——他已經在考慮要不要在那裡找一個商家合作,專門開個小櫃檯像做一個報刊亭一樣讓自家的報童在那裡經營了。
等報童全都培訓上崗後沒多久,省試透過的名單終於出來了。
報社裡安排的那名跟著考官共同進了考場對整場考試進行了實時報導並參與監督閱卷的編輯也終於第一時間帶著名單回來了。
報社眾人立刻加班加點趕出了一份只有一張紙的《齊天周報特別版》,正面兩個版面印了所有透過省試的考生名單(包括排名、籍貫、是否婚配),背面兩個版面則是晉江文學城的招聘公告,第二天一大早,就在禮部放榜的同時,讓報童們送到了都城的家家戶戶,又一次拉了一波都城百姓的好感度。
這一年的科舉考試因為晉江文學城的介入變得有所不同。
《齊天周報》和《雅俗》在科舉考試上的大幅度報導居然真的讓學子們盲狙中了一道科舉考試的大題,使得不少在報紙或者榜單上看到自己名字的舉子看完了名單就跑到晉江文學城,拉著一臉懵逼的編輯就是一頓猛親:「某有今日全賴先生相助,請允許某方氏菜館做東請先生一敘!還請先生萬萬不要推辭!」
被啃了一臉口水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