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頁)
眾人紛紛點頭,覺得自己能理解老闆的思路。
既然要把事情做大,那就必須要把事情給坐穩,一口氣吃不成胖子,先開兩個分社當然是最穩妥的。
眾人開始開頭提議選擇哪兩個點,最後決定以更北邊的越山和都城南邊的南江作為試點。
地點定下來了,剩下的也就好辦了。報社的老員工們先商量著把新人編輯和記者按照就近原則派出去一波去那裡工作,然後再透過投票和自薦的形式選出兩三個老員工跟著一起去試點暫時「站樁」。
秦門也把自己手下培養的六個未來主編按照家鄉縮在的位置距離試點的遠近分成了兩撥,讓他們去負責試點的分社建立事宜,並決定由其中兩位本身就是試點所在地居民的學生就任當地的主編。
會議討論了半個時辰,大致把分社建立的人選、地理位置和啟動資金確定了一下,秦門就以「剩下的就讓他們自己團隊的人來考慮吧」作為結尾,硬生生打斷了這個目測真的要討論就得一整天的話題,然後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咱們的晉江文學城是不是該擴建了?」
「是!真的該擴建了!報社每次印刷的報紙都要沒地方放了!」對於這件事,報社的副主編立刻舉手錶示支援。
「前面的視窗也不夠放了,我們雜誌社還想再加設一個專門接收投稿和預審的視窗,基於咱們如今和月下書齋的合作越來越少這種情況。」雜誌社社長趙成如是說道。
「藝人部因為沒有足夠的場地,也已經有一個月沒有開學習交流會了,實在是現在人數太多的緣故。」藝人部部長、秦門的小徒弟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出版社倒沒有說自己的問題,只說如今加入了那麼多的新人,總要給他們一個工作場所、有一個固定的辦公區域,不然人心容易散。
既然晉江文學城四大部門都對秦門的提議表示了支援,那麼晉江文學城的擴建也提上了日程。
擴建的方法其實就兩種,一種是再在都城租個地方作為分店,可以把兩個部門放到那裡去辦事,分散一下人流,大家都寬敞。當然這個方法也有不好的地方,一個這樣會讓原本關係緊密經常相互扶助的四大部門分散,極有可能化為兩個派系,另一個則是成本的上漲——
畢竟租金這種東西是每個月都要付的_(:3」∠)_
而另一種擴建的方法就是對現有的屋子進行改造。
「我們現在是前後打通,前店後院,如果要改造,就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再在頂上做個隔層,就是做個二樓。」
在原有的屋子高度基礎上隔出一個二樓,這個二樓當然不適合人在那裡行走,但是很適合放貨物啊!
「我們可以把放在後院的書庫和報紙都挪到樓上去,然後就可以空出後院的位置來,加設一些不太適合在前廳交流的視窗,比如租廣告或者簽約藝人、作者這種,這樣整個空間就大了很多。」
這種操作手段困難之處在於要說服房東讓他這麼倒騰他的鋪子,但好處也顯而易見——省錢啊!
原本第一種方法會出現的問題到了第二種方法完全不會,會議上很快所有人都表示願意接受第二種方法——畢竟晉江文學城年底能剩餘多少錢,這決定了他們在座的這批人年底能拿到多少的分紅,他們當然希望能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
確定了方案,秦門就把重新裝修晉江文學城的事情交給了他無所事事的二、三、四徒弟,由他們商量著去找靠譜的工匠、出靠譜的設計圖,然後選擇合適的時間讓工匠們來開工,以及搞定有些龜毛的房東……
實在是對比他負責雜誌社的大徒弟和藝人部的五徒弟,這三個徒弟鹹魚的模樣太讓秦門生氣了!在沒有找到這三個徒弟人生的方向之前,秦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