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第1/2 頁)
而表面上說著不接受這種歌的晉江百姓們,卻一個個都像是被下了詛咒一樣無師自通地會唱這首歌曲了。
「……其實這個歌兒吧,多聽幾遍還是挺好聽的……」
一群人圍坐在茶攤桌上,嗑瓜子喝晉江茶。
「我家那口子會唱這個歌兒,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家那口子嗓子比許二郎美多了,可他唱這個歌兒吧,我總覺得差了點兒味道……」
「……那個歌兒第一句怎麼唱來著?」
「……」
「……」
此時,許威正被秦門拉到這群人的身後座位上,背對著他們喬裝坐在那裡,抱著頭泣不成聲。
第65章 聞名晉江&巡迴說書……
任晉江文學城裡的誰都不曾想到, 連秦門自己也沒想到,第一個達成「到都城以外的城市說書並火起來」成就的會是秦門他自己。
晉江文學城想要把自家藝人部的簽約說書先生運到外頭去搞巡迴說書這件事情已經籌劃了好幾個年頭了。
一開始是秦門給眾人畫的一個大餅,慢慢的, 晉江文學城的實力在壯大, 這個「大餅」變成了晉江文學城定下的一個目標,再後來,秦門把藝人部交給了自己最小的徒弟小五手裡,接手藝人部的小五開始正兒八經地籌劃這件事,光是計劃書就是每個季度出一份,積年累月, 計劃書疊起來的高度都已經到秦門的膝蓋了,卻不想, 真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從都城出發前, 小五還在糾結明年的巡迴說書要去哪幾個地點, 一直舉棋不定猶猶豫豫,連延期舉行巡迴說書活動的申請都寫好了,只打算若是這一趟從老家返程之後,再沒有確定好地點就乾脆往後挪一下日期……
越山分社成立中途的碰壁和另一個原本應該建立的分社遇阻未能建成的事情讓晉江文學城的其他人在下決定時都變得更加謹慎了, 他們開始無比認同秦門在每一次開會時會對他們強調的那句話——
「無論什麼情況下,準備工作,總是不嫌多的, 再多也不多。」
所以他們謹慎又謹慎, 每次決定要把這個城市列入巡迴說書的城市之一, 卻又開始擔心這個地方的百姓會不會一個個都聽不懂都城的官話,到時候他們的說書先生在臺上說書,下面的百姓一個個面無表情聽不懂那就尷尬了,或者這個地方據說民風淳樸又彪悍, 要是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他們的說書先生都是培養了好幾年的說書界的精英啊,倒在這種地方他們回去怎麼和總部交代啊?
就這樣想了又想,一路上他們途經那麼多座城,小五卻連一個地方都沒能圈出來,眼看明年的巡迴說書就要作罷,卻不想他那已經「退隱江湖」的師父神來一筆——
他竟然招呼都沒打一聲就拉著新忽悠進來的什麼歌手、大師兄那位親戚跑到村口樹下說書去了!
秦門去村口大樹下說書的時候,小五還覺得這是自家師父太久沒講故事了,技癢難耐,這種行為就跟家裡本來在家玩的老人說自己要出去工作的性質是一樣的,他沒有阻攔,表示支援,但也沒怎麼當一回事兒。
畢竟他認識自家師父的時候,他自己年紀還小,自家師父雖然還是個說書人,但沒過多久就因為變聲期的原因不再當說書人,開起了晉江文學城,所以在小五的印象裡,他師父秦關之就是一個從說書人轉業當了企業老總的天才型娛樂圈總裁,擁有各種創業金點子,對於把更多的樂趣放在與商人打交道上面的他來講,他一直以為比起創業,在說書上他師父沒啥天賦——
沒看他這些年來都沒有再上臺說過書了麼?
別說說書了,除了第一年他還寫過兩三個故事之外,之後人家連故事都沒有再動筆寫過了!
由此可見,他師父在說書上已經江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