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第1/2 頁)
雜誌社和出版社是純依靠文學佔據閱讀者的娛樂生活的,但越山的百姓都還在發愁自己的基本溫飽問題,更沒有多少讀書人存在,這兩個起碼在今年的越山是沒什麼出頭之路的,更多的作用是在吸納越山的簽約作者加入和為都城的《雅俗》及出版社供稿上,不需要規模太大。
負責雜誌社和出版社的兩位編輯相互對視了一眼,然後看著秦門點點頭,開始在下面交頭接耳起來。
秦門頓時轉頭看向了坐在一邊愁眉苦臉的他原定下的報社分社的主編:
「報社的建立依舊按照我們之前商量的來,《齊天周報》本身就是朝廷支援的報紙,聖人如此相信我等,我等也不能因為覺得報紙在這裡賣不出去就不做了。」
秦門說到這裡,給報社眾人鼓了鼓勁:
「《齊天周報》一開始做的時候,我們大家就都沒想過要靠這份報紙賺多少錢,報紙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讓百姓能夠看到知道朝廷為了他們都做了什麼,也讓朝廷和官府能知道,百姓們到底是怎麼生活的、他們究竟每日裡都遭受著什麼……」
「錢不夠可以找當地的商戶可以找官府投資,家人有事可以向總社求助!身為記者和報社的編輯,諸君萬不可被名利所擾!切記報社成立之初,聖人與百姓對諸位的期盼!『莫教冰鑒負初心』,此句我與諸君共勉。」
然後他又參考起前世自己見到的那些五花八門為了農村裡的百姓準備的央視節目,給這三個走文字路線的部門拓寬了一下視線:
「出版社和雜誌社可以找簽約作者和記者合作,聯絡一下越山當地總能找到山珍的好手以及在山上能種草藥種莊稼的能人,出個科普書籍科普特刊什麼的,宣傳宣傳,讓百姓們看到這上面的內容能發家致富!」
——央視的《科技苑》瞭解一下?為廣大低產的農民伯伯帶去科技的希望什麼的,誰會不想把「搖錢樹」擺在家裡呢?即使沒有其他人的幫助他們看不懂「搖錢樹」。
「《齊天周報》可以考慮下刪減一部分朝廷國家大事的內容……」相信還在溫飽線上徘徊的越山百姓們是不會去在意朝廷八個部門集體出道誰才是裡麵人氣最高的一個這種小問題的。
「……多跑一跑村子,多瞭解瞭解越山的人文地理,多宣傳一下朝廷和官府為了越山提出的種種政策!重新規劃一下版面……對了!」
秦門像是突然之間想到什麼,一拍桌子道:
「就再加一個版面專門教百姓們識字!一天一個字!一個版面就是五個字!爭取用一年的時間讓當地的百姓能有一大半看得懂報紙!」
此言一出,全場震驚,連作為編外人員湊熱鬧來參加會議的嶽三郎都忍不住一口茶水噴到了對面越山分報社的主編臉上,連擦都忘記給人家擦了,對面的主編也顯然忘記給自己擦了,任由茶水滴滴答——還有這種操作模式的嗎?!
秦門表示,還真的有。
他不僅有操作模式,他還有一套完整的理論:
「曾經有一位偉人說過,有條件就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既然我們都知道,越山是因為當地百姓生活窮苦、識字人數也少才導致的咱們這個分社開起來困難,那就想辦法讓越山的百姓富起來!讓識字的人口數多起來!
……你們有什麼別的意見嗎?!」
秦門眯著眼看著現場所有人。
所有人趕忙搖搖頭。
……雖然他們真的覺得這種為了賣個報紙話本就想辦法把當地經濟給拉上來還教當地百姓識字這種操作模式特別傻,邏輯基本可以與「我想要吃東瀛某位廚師做的冷飯糰,於是我就乾脆派兵把整個東瀛打下來」相媲美了。
其他的小夥伴一個個在心底裡腹誹著自家老闆秦門思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