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頁)
楊志明心道鬼知道哦,他也奇怪呢。但變化是好的變化,現在以節目為重,他才不會拆陸溪的臺。
「每個人都會成長,沒有人會止步不前。等節目結束錄製,大家可以親自向陸溪提出疑問的。」
觀眾暫時被安撫下去,同時,開口解釋的陸溪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沒人不依不饒。
「剛才的耳釘,可以當成簡易的晴雨表來使用。」
陸溪說道:「我今天早上醒來就感覺天氣很不對,好像要下雨了一樣。但人的感受有主觀意識,自我感覺往往總會出錯,所以需要藉助外力的判斷。」
「當熱氣流上升,遇到冷空氣放熱,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凝結成雨落下來。在這個過程中,空氣的水汽放熱使溫度變高,水汽增多導致空氣含氧量變低,人就會感覺又悶又熱。如果空氣中的水蒸氣幾乎達到飽和,無法再蒸發時,就是暴雨的前兆。」
也就是今天這種悶熱天氣的表現。
陸溪舉了一個更加簡單的例子:「溫度升高的水蒸氣聚在地表,遇到低溫物體時也會液化。所以大家會經常見到在下雨前,水泥地面總是濕漉漉的。那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後無法被水泥吸收留下的痕跡,剛才耳釘上的水珠也是一樣的原理。」
巴拉巴拉說了一大通,觀眾都終於明白過來。
陸溪說的都是日常會見到的景象,但因為太日常了,所以經常被忽略,沒想到居然還有這樣的妙用。
陸溪又道:「之前我說過,山裡濕氣重,空氣中的含水量比平地高許多。所以在地面凝結的水汽不能作為下雨的憑據,為了排除山上水霧的影響,我把耳釘埋到土裡,以此更接近我要的結果。」
【都是初高中的知識,懂都懂,但是……為什麼感覺我跟個文盲一樣嗚嗚嗚】
【姐姐去當老師吧】
【如果我以前的物理老師是你就好了】
剛才懷疑陸溪帶電子裝置的人都不說話了。
而那些從熱搜過來的新觀眾覺得很有意思。
感覺像上課一樣,但又好像有哪裡不對,如果上課這麼有趣,那麼上網課時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慾生欲死。
接下去這一天,陸溪都在幹同一件事——那就是把麻草帶回來,亦或者是樹枝,把它們捆到一起,嚴嚴密密的粘好。
道觀的屋頂破了一個洞,如果要下大雨的話,陸溪即便躲在完好的一角也很難躲過去。
為了避免被淋成落湯雞,她只能在暴雨來臨之前儘量把屋頂修好。
陸溪跑了一趟又一趟,很快就累得氣喘吁吁。螢幕前的觀眾也忍不住揪心起來,恨不得能一人幫她槓一把雜草。
可惜他們不能參與,只能在彈幕上給陸溪加油打氣。
不知跑了多少趟,陸溪終於拿了不少麻草回來,加上之前曬好的,估計能用了,這才停止。
陸溪用竹篾把麻草編到一起固定好,然後小心翼翼把茅草頂到屋頂上,再調整角度,把破掉的屋頂修好。
這是一項很艱難的工作,需要足夠的耐心。
茅草片不是頂上去就能固定住,還需要搭架子把茅草片承住,才不會掉下來。陸溪又沒有趁手的工具,每一樣行動都很艱難。
好在昨天抓捕回來的那隻山雞還能做口糧,今天的陸溪不用為了吃飯奔波,否則多少時間都不夠用。
而這一次考慮到陸溪在飲食上遇到了點麻煩,攝影師沒有再說要吃了。
一直到傍晚時,陸溪才勉強把屋頂修好。接著,又把透風的窗戶和稍微修一修,以保證不會被飄進來的雨絲淋濕。
趁著天色還算早,她又走出道觀去,沿途摘了不少野菜回來,以備不時之需。如果她被雨困住很久,那麼吃飯將成為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