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第1/2 頁)
秋國華志得意滿地瞥了昭武帝一眼,呵呵,當皇帝了不起嗎?不會種土豆插秧起花生的皇帝不是好男人!
第44章 今日份的聖人。
☆
事實證明會種土豆起花生的男人確實不同凡響, 秋國華翻著種植書,他出身好,當然不是專業種地的, 但追求奚寒時正巧奚寒在研究北宋時期農業生產的發展, 為了投其所好,秋國華惡補了一段時間專業知識不說,還親自下地實踐, 就是想跟奚寒能有共同話題。
再後來為了企業形象,下鄉慰問時秋國華也會下地幹點活, 有模有樣的,完全不像別人就是做做樣子。
而在大齊,每年仲春之日,帝王亦會親至農田耕種,以示重農。不過先帝連架子都不樂意做,每年親耕都是由昭武帝替代, 而昭武帝是個凡事都要做好的人, 所以他雖然不如秋國華精通, 卻也不是紙上談兵, 只有秋漾是扎紮實實的一竅不通。
但她也不是全然沒有優點, 她學東西快, 現代書籍講解的十分詳細,還有爸爸在邊上補充, 雖說不能馬上精通, 但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還是速成得相當快。
昭武帝給她的這本小冊子上標紅的人數並不多,秋漾選擇先見她們。
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想要爭取地位,只靠一個人或幾個人是沒有用的,女人們必須聯合起來,才有走出家門的機會。
秋漾脫下宮裝,隱瞞了自己皇后的身份,最先見到的是名叫寧秋娘的小娘子,她今年已經二十一歲,卻還不曾嫁人,在大齊是非常少見的,而且她脂粉未施,形容間頗有一種女強人的風範,冊子上寫著她現在自己開了一家書鋪,雖然賺得不多,卻足夠溫飽,獨居離群,似乎沒有親朋亦無好友。
召見寧秋娘的地點是在皇莊,這些是昭武帝名下的莊子,先帝是個大方到看不清自己有幾斤幾兩的人,只要討他歡心,那土地金銀是大手一揮隨便送,害得武秀傑常常頭疼,這些賜下的宅子與土地總不能直接收回,但好在去討好先帝之人大多品行不佳,尋個罪名即可,光明磊落的手段不適宜用在那些不知廉恥的人身上。
雖然秋漾未著宮裝,然而她容貌美麗又氣勢非凡,身上的料子更是上好,寧秋娘只瞧一眼便知她絕非凡人,因此心中格外緊張,秋漾讓她起身,她還猶豫了片刻。
冊子上只寫了基本狀況,但秋漾卻不大明白,這姑娘一看出身便很不錯,舉手投足間書卷氣十足,怎會獨自生活?若是放在現代自然不出奇,但在大齊就相當奇怪了。
她不跟寧秋娘兜圈子,直截了當地問:「寧姑娘為何沒有同家人生活在一起?可是有難言之隱?」
見寧秋娘微怔,秋漾又道:「不方便說的話,不說也無妨。」
只是她更想了解她們的狀況,才好制定計劃。
寧秋娘搖頭:「貴人多慮了,民女並非有口難言,只是一時不知該從何說起。」
她被當作異類已有多年,即便自己開了書鋪,想要光明正大地出現在鋪子裡,都要謊稱是死了丈夫的寡婦,否則便會招來非議,這些年她受夠了冷眼與質疑,因此在貴人找上門,問她是否願意一搏時,寧秋娘想都沒想便同意了。
「民女生在官宦人家,父親乃是舞陽縣縣令,父慈母愛,還有一位兄長,因此自幼便受萬千寵愛長大,也養成了一副壞性子。」
她說自己性子壞,秋漾微微揚眉,因為寧秋娘看起來格外沉穩,秋漾敢說自己二十一歲的時候還是個胡鬧愛玩的小孩,但寧秋娘目光沉著冷靜,根本瞧不出壞脾氣來。
「父母疼愛,兄長縱容,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直到民女十五歲那年,兄長娶妻。」寧秋娘陷入回憶之中,她的手緊緊抓住了裙子,顯然對她來說,十五歲過後的日子